刘烟生
于师傅家住幸福小区,原是鞋厂的工人,退休了在家闲不住,置办了修鞋的家什,就在自己的楼下练摊,老于的修鞋技术娴熟,生意还真不错。
来修鞋的都是附近的老主顾,张大妈要把女儿不要的高跟鞋,锯去平跟,留着自己穿;李大爷要把孙子要丢的皮鞋,钉个鞋钉,潇洒一回。也有少男少女要给新鞋钉个跟,打个掌,擦擦鞋油什么的,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二三十元的。
可是,干了一个月,儿子就不干了:“爸,您退休金不够,我们再给您补贴补贴,你这楼下支一修鞋摊,这叫东邻西舍看见,好说不好听……”老于说:“我身体棒棒的,自己找个营生干,有啥好说不好听的,难道整天搓麻将、打扑克,就好说好听了,我这叫老有所为……”见老爷子犯倔,儿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走了。
每天,孙子小强快放学时,老于便收摊,去接孙子回家。手头宽绰了,常常买肯德基、汉堡包什么的,直吃得小强满嘴喷香,两手是油,爷爷高兴,孙子也高兴。这天,儿媳妇回家又对老于说:“爸,这鞋摊咱关了吧!”老于一愣:“咋了,又不耽误接孙子,赚俩钱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有啥不好?我这也算发挥余热嘛。”儿媳妇说:“爸,您这一发挥余热不要紧,您知道吗,咱家小强可落了个外号,他的同学,叫他‘小鞋匠’!”老于愣在那里,半晌才回过神来。
晚上,老于失眠了,他翻来覆去地想,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第二天早晨七点,他骑自行车带着修鞋的工具箱,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所城里的向阳街摆摊修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