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售票,10万残币溜上公交
青岛公交昨集中销毁残币,共14个编织袋
2015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8日,总面值约10万元的公交残币进了粉碎机。 曲秋平 摄
     本报10月28日讯(通讯员 曲秋平 记者 赵波) 青岛公交集团每年都会收到大量残缺人民币,今年共收到残币14个编织袋,约10万元。因不能继续流通,28日,这些残币被全部销毁。
  青岛公交收款中心位于沈阳路上,担负着公交集团的现金清点任务。28日下午,十余个编织袋全部整整齐齐地装进院子里的货车上。“都是一元或五毛的零纸币,或有破损,或表面上有污渍、乱涂乱抹等现象。这些旧残币,已经失去了继续流通的价值。”公交集团收款中心负责人说。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人员监督下,公交收款中心工作人员到位于城阳的指定钱币销毁处进行了残缺、污损钱币的销毁。
  据公交集团收款中心负责人介绍,公交集团按照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进行面额辨别,票面大于四分之三的全额兑换,票面二分之一的原面额一半兑换。有乘务员售票,出现假币、残币的现象几乎为零。而在无人售票车上,司机应对复杂路况已显力不从心,乘客多的时候只能提醒,没有时间和精力检验每一张钱币。
  在公交集团收款中心,每人一张一平方米的小桌,一个凳子,一副手套,一天8小时重复着一个动作,这就是点钞工每天的工作。目前公交收款中心共有约200名点钞工,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左右。“数钱的时候,不仅要准确地将钱按照面值分类,还要把折角处弄平,并把旧币、假币与破损的挑选出来。每个人每天的基本工作量是8500张(枚)。”公交收款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清点,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残缺人民币,截至目前,今年共收到残币14个编织袋,约10万元。
  据了解,这些残币清理起来耗费人力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无法拼接兑换的钱币,只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理。公交集团提醒,文明乘车,自觉投币考验市民的诚信,希望乘客能爱护使用人民币,避免人为损坏的现象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