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姐送给两个妹妹一人一条丝巾,希望三姐妹的心能永远拴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39年后再相见,流下激动的泪水。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受伤的赵小华到兖州接受治疗,与照料她的温丽、神克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晃39年过去了,赵小华始终记挂着两位小妹。在本报与燕赵都市报的联动下,近日赵小华终于与两位兖州小妹取得联系。10月30日一早,赵小华特意乘坐火车赶到兖州,三姐妹终于再相聚。
本报记者 姬生辉 孟杰
站台上三姐妹抱在一起,眼泪哗哗的
30日早晨7点40分,伴随着一声悠远的汽笛声,T244列车缓缓地驶进兖州站。早已在站台等候多时的温丽和神克华紧盯着11号车厢的门,她们想让华姐在下车第一时间就看到自己。
列车停靠在站台,11号车厢门刚一打开,温丽就高兴地挥起了右手,嘴里还大声叫着,“华姐、华姐,这里、这里。”赵小华提着一个行李箱,走出了车厢。赵小华一下车,三人便紧紧拥抱在一起,“终于又见到你们了……”赵小华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带着笑容的脸上滑落下一串串泪珠。
从下了车到走出站台,温丽、神克华一直紧紧握着华姐的手。“这么多年没见面,华姐还是当年的那个华姐。”温丽挽着赵小华的手臂亲切地说,当年华姐身体好得差不多的时候,自己和神克华也是这样挽着华姐的手臂在医院防震棚外面散步的。
“当年我们认识的时候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现在都有白头发了。”“虽然我们都老了,但好在都有一个好身体,健健康康的。”“我的大女儿都33岁了,和你姑娘一样大”……三人边走边愉快地唠着家常。
两条丝巾围脖上,把三姐妹的心拴在一起
赵小华随身带着大大的行李箱,到宾馆房间后,她赶忙打开,里面是满满当当的东西。在行李箱的上方,两个包装精美的礼盒,里面是两条包装精美的丝巾。这是赵小华几天前特意去挑选的。赵小华仔细地将两条丝巾展开,给温丽和神克华围在脖子上。“礼物不贵重,却代表了老姐姐的一份心意,希望把我们的心紧紧拴在一起。”赵小华激动地说,唐山人民会永远记着当年山东人的恩情。
“这是酥糖、这是麻糖、这是棋子烧饼,这是万里香扒鸡……”宾馆的桌子上摆满了唐山特产,赵小华一一向温丽和神克华介绍着。“这特意给外孙女买的。”通过几次电话后,赵小华知道神克华已经当姥姥了,还专门给孩子带了些唐山特有的蛋卷。
“火车刚刚驶入济宁地界,列车员一报站,我心里就开始酸酸的。”虽在兖州只度过了短短三个月,但赵小华对兖州这座城市却十分亲切。“我一直说兖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最脆弱的时候她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关爱。”赵小华说着又不禁流下了眼泪。温丽和神克华告诉赵小华,虽然当初住过的防震棚已经不在了,但当年兖州人民医院的老房子还在,三人要一起再去看看。
华姐替唐山的亲朋感谢山东恩人
“那时经济条件不比当前,既便如此,兖州人民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医疗上都把最好的给了我们。”赵小华清晰记得,医院厨房每天变着花样为伤员们做饭菜,大家还吃过两次饺子,但同为孩子的温丽、神克华却从来没有留下吃过一次饭。
22日,当赵小华与两位兖州小姐妹取得联系后,她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乎所有认识的人。家人和朋友们都为赵小华感到高兴,这一时也成了大家关注的大事。一整箱特产是老伴儿一手操持的,女儿更是忙活着订火车票。“尽管东西塞满了一大箱,老伴儿还总觉得不够。”赵小华笑着说,几位同事得知赵小华要到兖州和恩人见面,更是主动替她上班。
因地震高位截瘫的堂姐更是流着眼泪说,虽然她没有在兖州接受治疗,但在灾难面前,四面八方的温暖给了唐山人活下去的帮助和鼓励,淳朴善良的山东人民更是他们的恩人。“老姐姐叮嘱,一定要替她和千千万万的唐山人给山东恩人鞠一躬。”
“都过去了,我们不说沉重的事情了。”神克华笑着说,“兖州更大了,也更漂亮了。”她们要带着华姐在兖州多看看。“虽然这是华姐第二次来济宁,但还没有瞻仰过圣人孔子吧。”一旁的温丽打算,要让亲戚开车带着华姐去曲阜三孔景区参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