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发明换一个国家
2015年10月3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有时是被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推动的。比如二战后以色列建国,赞同者说此举让漂泊两千多年的犹太人总算找到了家,而批评者则说它是造成整个中东动乱至今的原因,更有阴谋论者称这是秘密组织“共济会”的阴谋。不过,追本溯源,以色列立国的“第一推动”其实挺偶然,它不过是因为一位科学家童年时的理想。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犹太富豪罗斯柴尔德家族,表示英国政府愿意支持犹太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这封史称《贝尔福宣言》的信开了大国公开支持犹太人独立的先河。据说贝尔福在该信上签了名之后曾开了句玩笑,他说:“推动我写这封信的全部力量就是丙酮啊。”
丙酮是无烟火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一种化学品,由于其制造方法复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一直是无烟火药批量生产的瓶颈。直到英国皇家海军实验室的化学家威兹曼开发出丙酮丁醇梭杆菌发酵技术,才达成了批量生产丙酮的夙愿。该技术应用后,极大地缓解了英国海军的火炮弹药制造问题。而海军又是英国的生命,所以丙酮大量生产对英国无疑有着救命的作用。
不过,英国人捞到的这根救命稻草价格不菲——新技术是威兹曼申请过专利的,按照专利法,英国政府在企业中推广这一技术需要给威兹曼付专利使用费,而由于生产数量太大,这个专利使用费算下来将是个天文数字。要是放在过去,这点小钱大英帝国不在乎,但一战已经把英国从土豪拖成了穷鬼。囊中羞涩的英国政府只好厚着脸皮去跟自己的雇员商量:要不这账咱先欠着?或者封您个爵士咋样?威兹曼大手一挥,钱可以不要,爵士我也不稀罕,您给个态度就行——英国要支持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威兹曼提这个要求,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犹太人,而且尤其不幸的是,他是个出生在沙俄的犹太人。在希特勒这朵奇葩诞生前,沙俄在欺负犹太人方面一直“勇冠欧洲”。沙皇喜欢把犹太人比作“猪、奶牛和老鼠”——养肥了就杀,随时挤奶,讨厌就赶走。领导人都这德性,底下民众啥态度可想而知。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你不难求出威兹曼童年的心理阴影面积。所以威兹曼从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有能力后毅然决然地踹了“生他养他的祖国”,投入了大英帝国的怀抱。
虽然“用脚投票”很爽,但当时反犹是席卷整个欧洲的风潮,即便在当时世界上最文明的英国,威兹曼还是经常感觉不舒服。普通人要是走到这一步,顶多是做做键盘侠,到贴吧去发发“社病我药”的牢骚。但人家威兹曼是牛人,牛人牛就牛在心境如此不好,还能一心一意地搞好他的老本行,并最终搞出了个英国政府都不得不找上门来商量价钱的大发明。英国在一番权衡后,接受了威兹曼的要价(反正巴勒斯坦是从土耳其手里抢来的,丢了也不心疼),在一战后开始接受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于是才有了后来以色列建国的故事。
威兹曼最终活着见证了以色列成立,还当选了以色列的首位总统。如今他被印在了以色列的货币上,被尊称为这个国家的国父。一个人靠研究化学,最终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听上去很扯,却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一个献给所有忠于自己的理想却又脚踏实地奋斗的人的励志故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