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报的读者到作者
2015年11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徐可顺
从十几天前得知晚报第10000期就要到了,心里就琢磨一个重要时刻就要来了,晚报第10000期,该是什么样子呢?10月23日一早,迫不急待就去森林公园门口书摊买来晚报。翻着特刊,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入与晚报共成长的回忆中。
我是1986年夏来济南工作的,当时还没有晚报。约一年半后,晚报才在书报摊上进入我的视线。真正结缘晚报,是在基层分管新闻宣传工作那段时间。也正是这段时间里,我有幸结识了不少晚报记者,如张刚、赵丽,更多的是名字熟悉,文字往来中对我写作有教益、但一直未曾谋面的“模糊”记者,如吉祥、娄士强等。近距离接触的,是张刚大篷车来社区举办活动时,张刚及其他晚报记者亲自动手挂横幅、排桌子,解答居民疑问、售卖爱心大米等,这些活动周六周日经常举办,很受社区居民欢迎,我也从中看到了他们实心为民,奉献社会的感人举止。这期间,我专门订阅晚报、天天关注晚报,因为上面经常会刊载社区单位的好人好事、街道的创新举措等,这个时期的晚报,被我和同事们视为基层日常工作的日志簿。
到了2011年前后,我成为晚报的业余评报员。每天阅读晚报,就新闻事件谈体会,汇集民意、查找常识性错误,成为生活必需,自己不少的见解、建议,都被采用,也感觉到晚报张泰来等记者很关注评报员的意见,一种参与、沟通、互动中被认可的愉快感油然而生。
随着评报的深入,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文友,如陶玉山、林毅、张庆金、宋振东老师等,我们经常在剪子巷里碰面,发表点时评、建议等,说济南的事儿,拉百姓生活的理儿,有的篇幅还不算短,从此逐步提升了自己写作技巧,写作热情进一步高涨,与晚报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其间栏目朱编辑、殷编辑、穆编辑等都在稿件加工、文字修改上给以关心指正,自己受益匪浅。算下来,两年中,自己在剪子巷发表时评建议近百篇,四次获得“杠子头”称号。
《省博广场应多点文化味》、《历史建筑不能说拆就拆》、《学校资源开放得有章可循》、《匡山石韵》、《田家庄 承载北辛文化的土地》、《省城道路命名应体现地方特色》、《老商埠经纬情怀》等作品,先后在晚报评论版、剪子巷等版刊载。这些作品的发表,给我一个启示,晚报编辑对投稿是每稿必看,好中选优,凭质量用稿的。因为对同一个投稿,如果一段时间没被采用,我就会继续修改,再投,这样几个来回,结果最后被刊用。回头再看最初投稿,与采用稿相比,质量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细想,我不由得感念:结缘晚报幸运事,晚报燃我文学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