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双十一”后零售企业“关门潮”
引导零售实体创新商业模式
2015年1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5月,济南百盛正式闭店停止经营,公告贴在了紧闭的大门上。(资料片) 本报记者 郭建政 摄
     11月4日,商务部对有人担心“双11”之后又会迎来一波“关门潮”一事进行了回应。商务部表示,伴随网络零售的高速增长,实体零售经营压力加大,“关闭退租”现象有所增加,商务部对实体零售企业将继续积极支持,引导其创新、转型发展。商务部表示,从宏观数据来看,尽管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加剧,但由于网络零售继续高速增长,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总体上我国零售业发展形势良好。

  在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今年以来主要零售企业在国内市场关闭了不少门店,有人担心“双11”之后又会迎来一波“关门潮”。目前国内很多百货企业都在努力寻求转型,但很多企业试水O2O似乎并不那么成功,商务部对此有何看法?对零售企业有何支持措施?
  商务部回应称,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9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商品零售额为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网上零售额约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36.2%,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从宏观数据看,尽管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加剧,但由于网络零售继续高速增长,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总体上我国零售业发展形势良好。
  同时,商务部也注意到,伴随网络零售的高速增长,实体零售经营压力加大,“关闭退租”现象有所增加。目前,百货实体零售企业普遍进行转型探索,有的推进自营和深度联营,完善配套服务,改变了陈旧的商业模式;有的通过集成服务,整合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还有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商品管理和客户管理,尝试全渠道经营。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既是我国零售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零售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网点布局,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体现,对中国零售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至于一些百货零售实体转型试水O2O不尽如人意,商务部认为主要还是由于过于倚重引进新项目、新模式所致。百货零售实体在O2O平台上无论如何转型,关键还是要找到真正提高服务消费者能力,满足消费需求的清晰模式;在于重视实体零售最为本质的人性化服务,在信息化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对实体零售企业,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支持、引导其创新、转型发展。一是支持传统零售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引导零售企业回归商业本质,将核心价值聚焦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上,避免低门槛、同质化竞争。二是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三是积极开展内贸流通改革综合试点,探索破除原有体制机制障碍。此外,还将继续维护市场秩序,健全诚信体系,防止不正当竞争,防止优势平台滥用垄断地位。
  商务部还表示,近年来我国游客在境外包括在日本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的客观反映,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旅行成本等优势,简化签证手续、出台退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中国游客有关。
  商务部对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工作高度重视,经多方位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自2015年6月1日起对14种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积极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的决定,并下大力气推动改善国内营商环境、拓展营销新渠道、培育自主品牌等方面的工作。目前还在抓紧研究进一步引导消费回流的政策。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