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司亏空,储户巨款难寻回
定陶一投资公司放贷未收回,储户资金索要无门,当地政府成立调查小组介入
2015年1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赵念东

  近日,本报连续接到定陶县多名居民拨打热线电话反映,定陶县金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苏公司)在对他人放贷时,因考察不深入、细致,随意放贷,导致他们存储在该公司的1000余万外借资金无法收回,并在出现流动资金紧缺时,不仅没有告知储户,反而继续吸纳资金,致使他们所存钱财成为“泡沫”,索要无门。11月5日,本报记者对该事进行调查。

  大图:金苏投资公司负责人与工作人员已经不在,公  司内只“留守”储户。
小图:金苏投资公司墙上挂着的证件与奖章。


储户反映>> 投资公司放贷未收回,储户遭了殃
    定陶县的李先生为一名退休职工,他称,2014年年初在定陶县金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进了5万元,利率为11%,期限3个月,到期后可以续存。李先生称,该公司的利率虽比银行高点,但并不属于高息。
  “我打算长期将钱存储在这里,3个月到期后只取利息。”当时,因该公司及时给付利息,增加了李先生的信任。直至事发,李先生自己总共投入了30万元。
  然而,在2015年年初,李先生因急需用钱,前往金苏公司准备将自己所存的钱全部取出,却被告知,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没有足够的钱,让他再等等。“以后,对方以各种借口推脱,直到后来利息也无法取出。”李先生说,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至最后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不来上班。经过打听才得知,该公司吸纳他们的1000余万资金放贷后,没有收回。
记者调查>> 储户以老年人为主,有人存了30万
    5日上午,记者来到金苏公司发现,该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员工已经不在,公司内有10余名老人“留守”,他们都是这里的储户,而守在这里的原因是为能够要回自己的利息和本金。
  随后,记者在金苏公司一楼的一面墙上看到该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十大诚信品牌”等一系列奖牌。
  记者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看到,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姚某,据储户李先生讲,姚某早已不在该公司。李先生介绍,金苏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份,法人为陈某,2013年7月份,法人才变更为姚某,临沂人。后来姚某不知为何离开,由已经退休的李某等8人共同管理金苏公司,但是,他们仍然使用姚某的印章。这一点,记者在一储户提供的“委托投资理财凭证”上的姚某印章得到证实。
  李先生称,资金流转困难在2014年初就已经出现,但李某等人不仅没有将其告知储户,反而继续吸纳资金。
  记者在李先生提供的“金苏公司存款受害人名单”上面看到,签字画押的有100余名,存款额从3万至30万不等。李先生称,名单上的人数只是其中一部分,储户共有近200人。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储户中以老年人为主,年龄在60岁以上,而这些钱都是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攒,用于自己的养老。

事件进展>>当地政府部门已成立调查小组
    该投资公司为何出现资金短缺?李先生称,金苏公司在吸纳他们的资金后主要靠对外放贷盈利,放贷利率为3.5%,贷款对象是个人以及企业。由于他们在放贷时考察不深入、细致,随意放贷,并且贷款者没有担保以及抵押,而导致外借的1000余万资金无法收回。
  随后,记者又在金苏公司二楼墙上看到一张贴的“大家要求 谁签字批准 谁负责追回”的公示。据储户讲,这张告示是那8人制定的,包含放贷的细节,包括放贷时间、贷款人姓名、金额以及批准人。“他们放贷很草率,有一笔150万的贷款,只经过两个人同意,就放了出去。”储户称。
  期间,本报记者联系了储户所称的当时投资公司管理者李某。李某表示,金苏公司确实没有收回贷出的1000余万,并称他是在2014年进入该公司,只是一个打工者,主要负责要债,对于其他事情不清楚。
  为了全面了解事情真相,记者又来到定陶县委。据其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该事,相关部门已成立调查小组,由于该调查小组的负责人出差,要等到11月9日才能接受采访。
  9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到定陶县委。据其相关负责人称,该事已被警方立案调查,具体情况不清楚。随后,记者又联系到定陶县公安局。据一工作人员称,对于此事,他们并不清楚,需找具体办案单位。
  关于此事,本报将进一步追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