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0日讯(杨志礼 张丽琴) 经济开发区把文化产业作为撬动经济板块的强力“支点”,通过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名片”。
经济开发区有以“山、海、滩、林、河”为主的城市十大休闲观光园区,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上百种珍禽益鸟安家落户,有环境优雅的18洞国际高尔夫球场,游人可以尽享游泳、垂钓、拾贝、采摘、扬帆等海洋风趣。
区内拥有御驾山、云光洞等自然景观,有河海相联、水城相映、田园体验、休闲观景的生态游、农家游、渔家游。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海疆文化建设,以承建的荣成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市级大项目为依托、推进渔家海展馆、寻山海草房保护等海文化项目建设,培植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文化龙头企业,深入挖掘荣成特色的文化资源,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立足崖头文化服务片区,以市博物馆、文化产品展览中心、盛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朝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集海文化、影视拍摄服务、文化创意、书画艺术、工艺作品展览交易平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活起来。
该区引导恒茂集团投资2500万元在寻山工业园建设职工文化宫,占地25亩,建筑面积约6000㎡。职工文化中心设多个文体活动大厅,内设大屏幕、影院、职业培训学校、各项文体设施、电脑、办公设施及用具等,成为园区职工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的中心场所。
经济开发区挖掘、提炼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开发海文化品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互动。荣金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荣金牡蛎渔家体验馆,由渔家贝类展馆、渔家餐饮馆和海上牧场三部分组成,已成为集贝类展览、渔家餐饮、海上旅游、文化教育为一体,富有渔家风情的渔家乐场所。渔家贝类展馆内陈列4800多种贝类、珊瑚标本,是由荣金牡蛎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荣金经过30年努力,投资300多万元收集的。所展藏品来自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草房保护与渔村文化项目由经济开发区宏通置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主要利用嘉鱼汪村保留完整的600多间海草房群落及浓厚的渔村民俗文化,结合清新自然的环境与滨海资源,开发打造纯真、古朴、自然的生态休闲度假场所,形成集乡村酒店、渔家餐饮、民俗体验、海上牧羊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园,一期开发占地10亩,房屋40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