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品借电商平台出海,外贸形势低迷实现翻番增长
鲁西南传统企业玩转跨境电商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曹县中艺木业车间,工人在加工出口的DIY木制玩具。
     记者日前在曹县采访时,曹县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广圣表示,曹县经济外向度较高,进出口总值菏泽第一,依托林木、食品等实体产业优势,借助“互联网+”,全县出口产品发展到八大类、6000多个花色品种,出口六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外贸形势低迷的态势下,部分产品仍然实现了翻番式增长。

  文/片 本报记者 马绍栋

英国前五大超市都是我们的客户
  “就我们企业来说,线上交易已经占到了整体销售的50%,而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年增长20%没有问题。”谈到当前电子商务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曹县隆刚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亭告诉记者,公司专注做儿童沙发产品,而且九成以上都是出口,在外贸频频遇冷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形势可想而知。
  在隆刚的产品展厅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儿童沙发琳琅满目地摆满了货架,材质从皮革海绵到毛绒材料应有尽有,3-12岁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找到需要的款式。“这是当时第一款走进英国的沙发产品,现在还在卖着。”刘刚亭指着一个粉红色的沙发样品说道,当时采购方是英国第三大超市,在英国有500家店,非常畅销,光这一款系列产品就可以做到十几个货柜。“现在英国排名前五的超市都是我的客户。”
  从2005年开始,刘刚亭就借助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平台做跨境电商,面对对手的仿制,他不断提高门槛,创新产品种类。“像这种材质看上去跟普通沙发没什么不一样,其实都通过了国际认证,对皮肤没有任何伤害,材料全部达到欧美防火、安全测试标准。国外对这方面非常重视,国内厂商可以仿制外观,但材料、工艺、标准短时间内无法一步到位。”刘刚亭表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厂商也是一个考验和洗牌,因为网线接进来他们就不再是鲁西南一个偏远地区的企业,而是直接导入了国际市场,跟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商同台竞争。

没有电商平台,就没有美国800万元订单
  “我们的产品全部通过跨境电商出口,产品销售额2013年是108万美金,去年400万美金,今年将再次翻番。”曹县中艺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月印告诉记者。在他身后的监控屏幕上,公司各个车间的生产加工场景一目了然。中艺木业原来做小家具、木制工艺品,2007年扩大到做儿童木制DIY益智玩具,借助阿里巴巴,公司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就这样一个产品,我们可以做到人民币800万的销售额。”王月印拿起桌面上一个“木疙瘩”介绍说,这是出口美国专门用于放置手机的置物架,如果没有跨境电商平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到800万的订单。
  “原来阿里平台上的供应商,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国际交流、规则、消费习惯都不太熟悉,现在阿里上市一方面提升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对平台上的供应商进行改造提升,让他们的服务能力更加国际化。”王月印表示,中艺木业的改变就非常明显,原本只关注生产加工环节,后来发现与国际客户接触必须有高水平的网销团队,而在偏远的县城难以吸引电商人才,于是他果断“走出去”,在菏泽,乃至济南、青岛、美国都要设立办事处,按互联网要求改造企业的组织架构。
  “前段时间沃尔玛刚来验厂,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深度合作。”王月印表示,当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了,这些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入的国际厂商会主动前来合作,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