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余企业入驻地理信息系统
高新区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试运行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 高宣) 日前,统计部门传来消息,高新区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目前已完成以数据分析模块为核心的系统框架开发和平台数据库建设,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高新区为了推动统计信息化改革,创新统计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整合部门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服务发展能力的重点建设项目。平台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以数据分析模块为核心的系统框架开发和平台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区内141平方公里的二维和三维数据采集建模、2500余座建筑物的定位和与1.2万余家企业的关联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
  围绕系统应用和后期发展,高新区统计局同步建设完成按网格化模式运作的三级统计调查体系,建立了190余人的常设统计调查员和指导员队伍,完善了以园区和办事处为维护和责任主体的名录库管理新体制,建立了1000余家“重点跟踪企业”半年报调查制度及星级管理和失信信息共享等配套制度,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的基本单位名录信息定期对接机制也已实现常态化运行。统计调查体系的建设为实现数据真实可靠、及时更新和全面覆盖提供了坚强保证。
  系统平台根据使用对象和目的不同分为三类功能8大模块。第一类是满足各部门特定数据需求的检索和查询模块,设定了各类“特定检索”一键式按钮,同时满足企业或产业定位查询需求;第二类是数据开发类,满足各级统计和研究人员撰写分析报告的数据和图表需求,进行数据深度开发和利用。按照分析角度不同分为区域分析、专题分析、火炬分析和抽样分析模块,汇总结果均以数据表和图两种方式展示,并具备可编辑EXCEL文件下载功能。第三类是后台数据管理和调查员网格化管理模块,同时预留了人口数据和资源数据接口。
  系统数据库定位是高新区权威库和新型数据加工处理平台,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以真实可靠、及时更新和全面覆盖为建设目标,集中了人才数据、进出口数据、企业上市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以及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企业数据涵盖基本信息、人员信息、财务信息和科研信息等四大类上百个指标。各类数据面向各部门和园区办事处按需共享、授权使用。
  系统建成后,将逐步为管委会各级领导决策、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各类数据支持和分析产品,较好地缓解高新区科学决策和统计支撑日益凸显的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