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内写有QQ,我要谢谢捐书者”
学生们领到图书兴奋不已,表示会学好知识回报社会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同学们拿到新书后非常高兴,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记者 梁越 摄
  在“爱心书屋”捐赠仪式上,同学们领到700余本图书。                  本报记者 梁越 摄
     12日,本报“爱心书屋”走进崔寨镇中学,并为留守学生送去了700余本书籍。得到图书的学生欣喜若狂,并表示要好好保存,互相传阅,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挑书、买书、送书、发书,每个环节均有澄波湖壹号志愿者的身影。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高菲      
人人一本书,阅读不再成难题
  12日上午9时30分许,崔寨镇中学启动了“爱心书屋”捐赠仪式,来自教体局、济阳十中、澄波湖壹号的负责人将700余本书籍发放至学生手中,领到图书的学生们则互相交流图书,脸上洋溢着笑容。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图书对人们发展的重要性。那崔寨镇中学的学生们阅读图书的情况如何?“我们上学时阅读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教科书,至于课外读物则很少见。”八年级三班胥瑞说。
  “只有寒暑假才会翻看课外读物,我们基本上都是借阅别人的图书。”胥瑞说,一年到头父母均在家中干农活,也没有意识为学生购买图书,仅仅认为在校学好语数外等课程即可,没有必要再购买其他书籍。
  此外,部分学生未购买图书则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学生们为减轻家长的负担则省吃俭用。“我特别喜欢阅读小说,可没钱购买只能借同学的图书看,有时一本小说需借四五次才能看完。”八年级学生王明说。
  据崔寨镇中学高菲老师介绍,有时学生们也通过阅读课到图书馆内翻看书籍,可一节课时间仅有45分钟,阅读完一本较厚的书籍则不现实。“等下次再上阅读课时,可能这本书就不知道被其他同学放到哪里了,寻找起来又相当费劲。” 
  “本次活动为学生们送来科幻小说、人文社科读物、社会科学类丛书等这么多图书,这下同学们可高兴了!他们可以相互传阅图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高菲说。 

封面留有QQ,欲加好友致谢
  “你看,这本书的封面上还有捐赠者的姓名和QQ号呢!”“我这本书里面有一张纸,竟然写满了寄语!”“我这本书还留有联系电话呢!放假后我要亲自打电话感谢!”学生们领到图书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互相交流着。
  的确如此,本报号召每位捐书者在书中写下几句对农村孩子的祝福和寄语,像“坚持就是胜利”、“年轻没有失败”、“知识改变命运”等,以此来表达对农村孩子的关心和鼓励,这些书籍也不例外。 
  “我特别喜欢这本《城南旧事》,非常感谢这位捐赠者,从没见过面却为我们捐献图书。图书封面上正好写有QQ号,本周放假后我要加上他的QQ号,希望和他成为好朋友,和他一同进步。”八年级三班孙善朝说。
  八年级学生小孟称,自己领到了《海底两万里》这本图书,封面还写有:“祝你学习进步、学业有成。”“我看了之后特别感动,我会好好保存这本书籍,并掌握这本书的精华,以此感谢这位捐赠者。” 

澄波湖壹号志愿者一直忙碌着
  在同学们幸福笑容的背后,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着。从“爱心书屋”大型公益捐书活动启动一个月以来,澄波湖壹号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学生们服务,从列书目、挑选书籍到购买书籍、赠送书籍,每个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为买到中小学最需要的书籍,还专门咨询了一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挑选出一些书目,并经过再三筛选才购买了千余本图书。”澄波湖壹号工作人员称。 
  11月3日上午,千余本图书到位。“为准备分出哪些图书适合中学生,哪些适合小学生。我们又花了一上午时间进行挑选,由于长时间都是一个姿势,身体确实有些疲倦,但想到孩子们得到图书那一刻的高兴劲儿,什么苦累都值了。”澄波湖壹号工作人员说。
  12日,“爱心书屋”第一站走进崔寨镇中学,澄波湖壹号志愿者的身影又出现在该校。“我们希望得到图书的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将来回报社会。”澄波湖壹号工作人员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