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保护加快推进步伐
五年内再生水回收率达八成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2日讯(记者 王明婧) 近日,德州市水利局召开推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动员会议,将加快推进现代水网和农田水利建设,创建水生态文明,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推进水利改革。其中,将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保护,深化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2020年全市再生水回收率达到80%,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7亿立方米以内,全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达到采补平衡。
  为打造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市水利局将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保护,将重要河流、水库、引黄干渠、南水北调沿线范围划入生态红线,红线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加快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按照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对企业单位达标排放的污水,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再排放到河道水功能区内,禁止不达标污水直接入河。重点抓好全市19条支流、24个入河排污口和34个河流断面的监管,与环保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不达标排放污水企业和用水户实施行政处罚,确保2020年全市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城乡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打造京津冀输水“清水走廊”。
  深化建设节水型社会,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带动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统一配置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再生水,控制和减少新鲜淡水利用量,确保2020年全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0%。按照年度分解任务目标,确保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7亿立方米以内。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严把取水许可关口,督导各县市区尽快编制本区域的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加快供水管网、自来水管网、供热管道等替代工程的延伸覆盖,落实置换水源,逐步有序封填地下水井,确保2020年全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达到采补平衡,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开采量压减3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