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检商“两证合一”改革正式实施
预计每年为新增外贸企业节约各类支出20万元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 律洪涛 赵晓敏 王超 记者 李运恒) 近日,滨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顺利办理滨州市第一起检商“两证合一”原产地证企业备案。此次办理“两证合一”业务的企业是自滨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滨州市商务局联合签署《滨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滨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推进“两证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的第一家受惠企业,标志着滨州检验检疫部门原产地证企业备案和商务部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检商“两证合一”改革,以“信息互换、监管互认”为基础,实现了滨州辖区内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与原产地申请人备案信息共享,同时简化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环节手续,按照“一次受理、一次审核、两证合一”的模式,将原来由检验检疫、商务部门分别办理、各自发放的《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证书》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的传统模式,改为由商务部门一次受理,检验检疫与商务部门一次审核、两证合一的新模式。申请人只需向商务部门提交一份申请材料,经商务部门审核通过并办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即视同完成在检验检疫部门申请的原产地申请人备案手续,获得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号,就可办理原产地签证业务。
  “两证合一”改革前,企业需携带申请材料到商务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后,才能到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不仅需要往返多个部门,而且重复提交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申请材料。“两证合一”改革后,企业只需向商务部门提交一份申请材料,经审核通过,即同时完成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此次改革既可以简化办事环节,又能减轻企业负担,是落实国务院保持外贸稳定发展的工作部署、改革原产地签证工作、加快经济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更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的体现。
  据初步统计,滨州市每年登记备案对外贸易经营企业约为100家,“两证合一”改革全面推广后,预计每年为新增外贸企业节约办理《原产地证企业备案登记证书》《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的人员、交通、耗材费用等支出约20万元,压缩时间成本近150个工作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