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出炉”
中兴楼等21处文保单位上榜
2015年1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11月12日讯(记者 王开元) 近日,枣庄市政府公布了枣庄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记者获悉,中兴楼、钓鱼台瓷窑址、黄家大院等21处文物单位新晋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221处。
  记者在枣庄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了解到,市政府这次公布的的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4大类。21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3处古遗址、1处古墓葬、10处古建筑、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处古遗址分别是钓鱼台瓷窑址,时代为隋、唐,位于市中区齐村镇韩庄村;梁山范蠡庙遗址,时代为隋、唐、五代,位于薛城区陶庄镇胡庄村;天柱山大佛寺遗址,时代为清,位于峄城区吴林街道办事处天柱山村。1处古墓葬是清代的马兰黄氏陵园,位于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坝子村。10处古建筑分别是时代为唐的兴国寺,位于滕州市姜屯镇白了寺村;时代为明的坝陵桥钟家祠堂,位于滕州市张汪镇后坝桥村;时代为清的王家大厅,位于滕州市西岗镇高庙南村;时代为清的陈氏旧居,位于滕州市鲍沟镇圈里村;时代为清的中兴楼,位于滕州市鲍沟镇鲍沟二村;中华民国时期的生家大院,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前李店村;中华民国的龙氏旧居,位于滕州市大坞镇后峄庄村;时代为清的清华阁,位于薛城区陶庄镇夏庄村;时代为元的清真南寺,位于台儿庄运河街道黄家大院(清),台儿庄区泥沟镇新河庄。
  此外,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分别是位于峄城区吴林街道办事处天柱山村的黄家大院(清);位于山亭区西集镇老古泉村总队成立地旧址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1938年);位于薛城区周营镇大石门村的石门烈士墓(1946 年);山亭区西集镇马庄村的麓水县机关旧址(中华民国);位于市中区矿区街道的电光楼(中华民国);位于滕州市张汪镇五所楼村的李天倪故居(中华民国);位于台儿庄区张山子镇杜安村抗日根据地遗址的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中华民国)。
  截至目前,枣庄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108处。
省级文保单位“越峰寺” 正式启动保护性修缮
  本报枣庄11月12日讯(记者 孙越) 即山亭区西集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照寺”修缮完毕后,12日,记者从山亭区文广新局了解到,山亭区又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峰寺”保护性修缮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
  12日上午,记者从山亭区文广新局了解到,此次启动修缮的“越峰寺”与“普照寺”同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越峰寺约建于唐代,金元时代进行过重修,明清时代也多次修葺。寺内现存金·大定四年“敕赐越峰山灵泉寺”、明·正德二年“重修越峰山龙泉寺之记”等碑刻10余通。寺院内有古树两株,一为银杏,一为槐树,均有千年树龄。越峰寺是鲁南地区重要的佛教盛地之一,也是枣庄和山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山亭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普照寺”内存有明代兵部侍郎,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贾三近诗书真迹碑刻两通,当时修缮的时候也是从清代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而“越峰寺”位于店子镇东北部,与邹县、平邑县界邻,2013年获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寺院内尚存碑碣数10块,此次修缮是民国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两处寺庙得以修缮,不仅标志着山亭区重要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进一步保存完善了鲁南地区的文化遗产。”山亭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