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院村的书舍小庙
2015年11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庙内西山墙上《文公舍衣》图,画面清晰,色泽饱满。
西山墙最上部的画面。
书舍小庙形单影只,只有庙前的一棵翠柏相依相伴。
朝阳洞石窟及靠近洞口的雕塑造像。
文/片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福平
讲书院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的西北方向,和相邻而伴的北套、王峪一起被称为“山前三村”。明朝隆庆年间在此修建的愿学书院(公元1569年)和见泰书院(1567)曾辉煌一时,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历史上规模宏大的两处教育机构都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极少部分文化遗存,仍然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沧桑和悲凉。
坚固的村东书舍小庙
沿104省道宋村路口至归万路东行,顺宋村村东一条弯曲的乡间道路,走到尽头,就是讲书院村了。这里的山势呈一簸箕状,而讲书院、北套及王峪三村就被包裹在这簸箕的最里面。从讲书院向西翻过卧牛山就是归德镇的胡同店村,正北翻过山是文昌街道办的水泉峪村,东北方向翻过山则是崮云湖街道办的皇姑井村,所以这儿也是一处四个街镇相邻的地方。
在讲书院村村东很近的地方,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筑端坐在那儿,这就是明朝年间两个书院极盛时期而修建的一座书舍小庙。
小庙坐北朝南,4米见方,总高度约3.5米。墙体下面的5层用大块精打青石垒砌,石缝之间为打碎的铁锅片充作垫子。起脊的庙顶为青色弧瓦,东西向的脊顶完好,而两端的鸱吻可能是受风雨的影响残缺不全。小庙的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柏树和小庙相依相伴。从外面观看这座小庙,简洁庄重,牢固结实,破损很少,不过庙门的门板早已没有了踪影。
庙内四周精美的壁画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座小庙有门无窗,或是庙小不便设窗及其他原因,这种情况的设计在其他古代遗存的建筑中很少见到。
从一人多高的门进入室内,我们可以发现庙顶为七檩制式,苇箔上面糊泥用来安放瓦片。东西两面山墙及南北两墙皆绘有壁画。
北墙的满墙只绘有一幅巨大的壁画,遗憾的是北墙墙皮全部脱落了。东西二山墙各绘有12幅方形及一幅三角形的画面,其中三角形画面位于山墙上部。南墙门两侧各有8幅图画,门的过梁上方还有一幅长方形的画面。
这些壁画为读书学习内容,保存最完美的当数西山墙了。这些壁画色泽艳丽,笔锋饱满,绘描平实,能在野外保存到今天而没被全部损坏,实属难得了。
这座小庙的准确建设年代找不到,真正的具体作用也无法确认。从和本村几位村民的交谈中基本可以认定这座小庙就是历史上两座书院的一部分,用途可能是当时书院管理者的办公场所或供奉的地方。
北大山半山腰的
朝阳洞石窟造像
从讲书院向东,有一座王峪人称作北大山的山峰,这座山不是很高,高度约有150米,大约在半山腰向南的一个崖壁下,有一处叫朝阳洞的洞窟遗址,当地人又称其为场院洞。
沿一条羊肠小道,从山下往上攀爬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会到达一个梯田坝堰的位置,然后翻上这道石墙继续向东寻找,就会在一些树丛中看到朝阳洞。洞口由于树木和石坝堰的遮挡,显得十分隐蔽,从山下根本看不到,如果不是当地老乡的指点,就是走到附近也很难发现。
洞口高约3米,靠近洞口的里边空间较大,左边再向里就显得十分狭窄了。就在靠近洞口不远处的北石壁边,塑有高约1米的神像一座,再向内的左后边,还有两座较小的神像一前一后排列。
据山下一位姓宋的老人介绍,这里面原先的神像是雕刻在石壁上的,“文革”时被砸毁。这三尊神像是前些年山下北套村及附近村庄的村民重新按原样复制塑造的。这位老人还说,朝阳洞里面的大塑像叫孟连增,历史上确有其人,曾为普通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洞内雕刻了他的塑像。久而久之,这位好人也就成了一位神,至于另外两尊小塑像的来由就说不清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