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吼”章丘梆子溯源
2015年11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官庄石匣村章丘梆子剧团演出剧照。
章丘梆子,也称东路梆子,是清末民初经山陕艺人来山东谋生而传入此地的,是流行于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唱腔中特有的“讴”音,亦称“山东讴”、“山东吼”。章丘梆子虽然没有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豫剧的潇洒悠扬、黄梅戏的秀丽委婉,但其声腔高亢激昂,颇具特色,是本土文化滋养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笔者多次深入民间调查,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翟伯成
先有“章丘梆”
后有“周姑子腔”
先有“章丘梆”后有“周姑子腔”,这是早年流传在章丘民间的俚谣,说明“章丘梆子”的形成早于“周姑子”(即后来的五音戏)。章丘地处“济左走廊”,过去是工商业繁荣发达、南北贸易交流的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流散艺人来山东谋生传艺提供了可能。当地流行的梆子腔,是山西的“蒲州梆子”和陕西的秦腔经过河北等省而流传到章丘等地的,至晚在清代中叶就已经在本地流行。这种梆子腔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柳子”等曲调相结合,经过艺人们的加工融合并受当地方言民间歌曲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章丘梆子。
据《山东地方戏剧史料汇编》记载,明末清初,山陕地区梆子的流散艺人,随一些山西商人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山陕梆子(俗称梆子腔)在山东沿黄河两岸的章丘、历城、济阳、惠民等地逐渐兴盛起来。至清末乾隆末年,这种梆子腔在章丘最为盛行,各种戏班、科班逐渐兴办起来,如非常有名的章丘的“同字科班(同文、同喜、同奎、同会,人称四居子)”。至今石匣村剧团师出同喜班,最早是一个叫高立洪的教唱,后来一个艺名叫“马回子”的收徒弟继续传授。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陕梆子在当地方言、风俗、戏曲、民间音乐等的影响下,起了很大变化,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山陕梆子称为章丘梆子。因为章丘梆子和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人们为区别这两种风格不同的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西、北的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称之为西路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东、东北的章丘梆子称之为东路梆子。清末民初,“章丘梆子”在济南非常盛行,最著名的是以郭廉孝(1855—1929)为代表的济南“三合班”,曾红遍济南、潍坊、济宁、兖州等地。京剧著名演员汪笑侬到济南演出时,仰慕其名,曾停了演出去看他的戏,并大加赞扬其精湛的表演艺术,赠其红蟒一件。
郭廉孝,工老生,嗓音洪亮、唱腔感人、扮相俊雅、文武俱佳、身怀绝技。擅长甩发功、髯口功、纱帽功和踢靴功。经常在济南、泰安、淄博等地演出,演出剧目主要有《法门寺》《刀劈三关》《高平关》《五雷阵》《武家坡》等。60岁时还饰演《刀劈三关》中雷振海,武功不减当年,72岁高龄仍登台演唱。此外,还有著名演员铜锤花脸郭洪福,青衣、花旦郭玉仙(女)等。他们的戏班经常在新市场(今人民商场)王三友茶社演出,该社对门便是文举茶社,明鸿钧的周姑子戏班常在这里出演。郭洪福十分欣赏明鸿钧的舞台表演。郭廉孝和郭玉仙父女对周姑子戏亦非常喜爱,他们经常聚在一块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后来便伺机同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因为在一个时间里一个舞台上能看到不同剧种的演唱。
约在1920年前后,“章丘梆子”、“周姑子”和以陈秀青(京剧名伶,章丘人)为代表的皮黄班合在一块,成立了“三合班”,一时红遍济南,蜚声省城。著名的“周姑子”戏剧演员靳成花、靳成章、荀俊亭、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等人,都是先学“章丘梆子”后唱“周姑子”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戏班解体、艺人流散,著名艺人相继亡故,绝技失传,至20世纪40年代,章丘梆子濒临绝境、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后,章丘梆子这个古老剧种又焕发了生机。
“宁愿今天不上香,
也要先听梆子腔”
章丘梆子科班属于职业性质,以卖艺为生,由艺术造诣较深的艺人组成,经常在城北山、危山庙会和堂会上演出。明清时期,章丘境内的寺庙林立,庙会不断。庙会期间,各地商贾、艺人云集于此,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人流如海,盛况空前。据民间传说,当时流行着“宁愿今天不上香,也要先听梆子腔”、“豁上今天不赶市,也要先看梆子戏”的俗语,由此可见当时章丘梆子在群众中的地位。庙会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章丘梆子及其他艺术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章丘梆子”的唱腔旋律多为波状式上行,并经常出现八度、九度、十三度音程,产生一种高亢挺拔、异峰突起的效果,具有浓郁的章丘地方特色。唱词以梆定板、合辙押韵、字数规整、上下对应。“章丘梆子”的“吼”是在每句唱腔的后面,按照唱词的内容以及演员情绪的不同,往往同是一样腔弯的“吼”,不同的演员,效果不同。吼的好的令人听之悦耳,百听不厌;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使人笑逐颜开;怒时令人义愤填膺,乐时使人手舞足蹈;抒情时,犹如朵朵彩云追月,引人步入佳境,回味无穷。就是这个“吼”,突出了章丘梆子的特色,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章丘梆子”男腔雄浑豪放,高亢激昂;女声典雅婉转,细腻深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音乐唱腔有大一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叫板、数板、小尖板、一句一打、三位板、哭腔、拨子、罗罗、二黄、娃娃腔等。传统剧目有400余出,其中,《两狼山》《二进宫》《斩黄袍》《连环套》《杨三孝打鞭》《马二送崇》《打灶王》《打侄上坟》《捡柴》等剧目最受群众欢迎,有所谓:“要听《二进宫》,须请亓家生。”“想看《连环套》,还是郭廉孝。”
民间乐队的编制不大,一般由二胡、京胡、八角月琴、唢呐、锣鼓班组成。二胡主要用于主要人物唱腔旋律的伴奏,一般为五度定弦;京胡和八角月琴一般只是作为纯伴奏的乐器,其中京胡也是五度定弦;唢呐所用的支数很多,因为使用不同的调;锣鼓班的编制一般为小堂鼓、板鼓、铙、钹、锣等。
过去,“章丘梆子”戏班很多,在相公庄镇的巡检、东皋;白云乡的边湖、仙湖;垛庄镇的官营、麦腰;官庄的石匣(至今还保留着老戏台、明清戏服道具);文祖镇的黄露泉、西窑头、三德范、田广等村。当年,那里的群众大都有梆子腔的爱好者,同时,那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章丘梆子”演员,如巡检村丁善俊(艺名四季子),曾是郭廉孝的得意弟子,扮相俊秀,唱做俱佳、深受观众喜爱;西窑头的亓家生(艺名金嗓子),曾拜师郭洪福,他本是制陶工,却经常与玩友们演出在历城、长清一带。
“章丘梆子”深深植根于章丘等鲁中黄河中下游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如今,在民间仍有不少梆子业余剧团。仅章丘就有五六个乡镇,几十个村庄都有大小不同的章丘梆子业余剧团或梆子演出队。他们或在年、节,或在春冬两闲,都要唱唱梆子戏。一到这个时期,真是乡乡都有梆子响,村村听到东路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