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庄奇传饼耿证见:
2015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曹州耿饼。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开栏语◥
  社区是城市的“活细胞”,是政府管理的末梢,也是宏观社会的缩影,更是每位城市居民接触到的故乡家园,菏泽的社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些社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这些社区或继承传统、发扬光大,或借势发力、后来居上,不仅对外打出名气,也使居民富足安定,生活和谐。
  社区有了特色,正如一个人有了手艺,有了讨生活的根基,心安定了,就有了精气神。当城市中的每个社区都抖擞精神,我们的城市也将在传统中焕发新的活力。
  即日起,本报记者将寻访多个特色社区,借助“姐妹花跑社区”的栏目平台,推出“特色社区”栏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最传统而时尚的菏泽社区,敬请关注。

    本报菏泽11月19日讯(记者 姚楠) 每年一过霜降,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耿庄社区的许多户居民就开始忙活起来,他们要制作一种有着千年历史,且以这处村庄和社区命名的甘甜食物——曹州耿饼。
  18日,在耿庄社区副主任张卫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耿饼协会会长宇中辉的家里,此时耿饼制作已完成大半,房顶上,一部分柿饼仍在晾晒,有的则已上堆、成形、长霜。
  晾晒的柿子也已去皮,摆在架子上晶莹剔透,如一个个小灯笼,又像小巧玲珑的鼻烟壶,它们稳坐在房顶,每年此时,沐浴秋季高阔的阳光和渐凉而干燥的北上季风,大约15天左右就可沥出大部分水分;将大自然馈赠的那份甘甜收敛起来,藏身通风较好的苇席下,吐纳风云,再经人手拿捏成形,密封保存,慢慢地,周身析出白色的糖霜,且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多,直到这甘甜的结晶将整个饼身覆盖,据说,只有顶级的曹州耿饼才能形成豆瓣霜。而析出的柿霜不仅口味甘甜,更是宝贵的药材,治疗小儿口疮最为管用。
  捏起一个正在晾晒的半成品,原本鲜亮的橙色渐渐沉淀成了绛红色,撕开品尝,果肉结实而细腻,入口甘甜醇厚,香气特别。
  今年68岁的宇中辉已做了十来年耿饼,他告诉记者,制作耿饼要经过采摘、选果、去皮、晾晒、上堆、成形、长霜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做到极致才能做出贡品级的曹州耿饼。
  由于坚持传统、制作用心,宇中辉的耿饼在菏泽十分出名,足不出户就被慕名而来的顾客预订一空。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耿庄社区有100多户居民也坚持传统、制作耿饼。每年,耿庄社区产出的耿饼约在1万斤左右,价格昂贵,根据等级和品相在40元、50元到100元一斤,即使这样,家家户户仍供不应求。
  在耿庄人心中,柿园和耿饼是最能代表家乡的记忆,今年74岁的老人耿继珍也是制作耿饼的高手,他清楚地记得七八岁时就在柿园里撵鸟,直到现在仍每年坚持制作柿饼,引得许多人慕名前来求购。
  去年,由耿庄社区牵头,投资2万多元,在社区街道、居民的房前屋后种植了1300多株柿树,预计3年就能试果。此外,牡丹区胡集还有100多亩柿子树作为优良品种培育基地,耿饼要作为耿庄的品牌继续发扬光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