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野外学求生技能!
李沧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并普及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训练,每个年级都有生存课
2015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沧六年级学生互相帮助,体验“穿越电网”项目。
  李沧学生全力配合,体验“抢渡金沙江”项目。
   本报记者 李珍梅
  紧急急救、学会使用求救信号、狭路逃生、掌握野外露营相关知识……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李沧区的学生率先学习。根据计划,2015-2016学年度,李沧区33所小学五、六年级8000余名学生将会分批次参与一天的户外拓展训练课程。继开设免费游泳课后,户外拓展训练是李沧区普及生存教育的又一重点项目,也是区域“多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户外待一天 收获真不少
  “生存项目就是大家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一起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这是我学习到的,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成为我们的财富。”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野外求生”活动,永和路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小真说,虽然身体有点累,但很值,因为这场体验很有意义,他收获很大。
  11月17、18日,李沧区永和路小学、升平路小学、书院路小学、沧口学校六年级477名学生来到青岛城阳区的新征程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首次参加户外拓展训练。
  训练场的一处是12个轮胎排列组合成“狭路逃生”项目,参训者依次从中空的轮胎中爬过。一名教练介绍,其设计依据来源于现实生活,一旦发生危险,比如说地震坍塌、车祸挤压等,人则会处于狭窄空间中。这个项目的学习能够使人利用身体的灵活性与韧性,通过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快速而且有序地通过狭窄的空间,赢得生存的机会。一名同学体验过后说:“我爬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感觉有些恐惧,还觉得腿疼,后来同学们和教练一直为我加油,我咬着牙挺过来啦,日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一定能坚持。”
  在“生死电网”项目上,学生需要穿越一张和地面垂直的绳网,网上的一个洞就是一条生路,通过时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许碰到边缘。无论是身体肥胖还是稍有残障的同学,都跟班里其他同学一样,在同学的加油声下,借助培训老师的帮助,完成了项目训练。“这个项目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在面对困难时每个人应该有的位置。”新征程培训基地秦存禧介绍。
“生存教育”课政府埋单
  李沧区中小学生生存教育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于今年10月8日正式启动,继在全省率先开设免费游泳课程后,户外拓展训练是李沧区普及生存教育的又一重点项目,也是区域“多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沧区教体局调研员宋丽华介绍,不少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的动手和自理能力较差。为锻炼中小学生的日常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社会,李沧区决定与新征程教育培训基地等单位合作,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存教育。
  “这个项目全部由政府财政买单,被列入了李沧区今年的区办实事当中。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孩子们掌握遇到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锻炼他们应对困难的团结协作能力。”宋丽华说,整个项目预计将投入600多万元,围绕学生自我发展、适应自然、融入社会等三个方面生存能力的需求,整合各相关学科,分三个学段设141项任务清单供学生选择学习。
  除户外拓展训练外,地铁逃生、火灾逃生、地震逃生、防止踩踏等应急安全学习也是李沧区生存教育拓展训练的重要部分。李沧区将以生存教育普及工作为带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学生生存能力培养 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
  李沧区教体局局长韩川德告诉记者,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生存教育,其目的是为深入贯彻各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掌握有效的生存知识和能力,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社会,实现生命的健康发展。为此,印发了《李沧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存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了生存教育任务清单,整合各相关学科,建立完善学校生存教育课程,形成实施生存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同时,将生存能力培养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突出重点,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存教育。
  此外,李沧区将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存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