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僵而不死”根源何在
2015年1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谭浩俊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报,对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等14家车企暂停车辆生产资质,并启动“退市”机制。目前我国各类车企上千家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则是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连续两年销量为零,且带有国企背景的“僵尸车企”。(11月30日《人民日报》)
  那么,为什么明知是“僵尸企业”,退出市场还这么难呢?要知道,绝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是用多少资源、浪费多少资源、损失多少资源,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整体运行效率的大大降低。如果这些资源运用到效益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就有可能形成更多新的社会财富。
  很显然,地方政府是造成企业“僵”而不死的首要原因。一方面,很多“僵尸企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提供者。别看这些企业早已“僵尸”化,但仍在大量消耗资源,税收还是不断形成的。地方政府自然不愿意将这些可以支配的收入放弃掉。另一方面,“僵尸企业”也是地方居民就业的主要提供者。特别像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承担着很重的就业任务。企业出现亏损,是企业的问题,企业如果关闭了,失业人员的安排就是政府的问题了。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是不会要求企业关闭或破产的。不仅不要求其关闭,还可能会调度一切力量,帮助其“僵”而不死。
  不希望“僵尸企业”消亡的另一大原因,就是银行。很多企业一旦退出市场,就意味着银行贷款打了水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在向包括“僵尸企业”在内的地方企业进行融资时,已经对风险进行了叠加,把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保、联保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任何一家“僵尸企业”的破产关闭,都有可能形成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风险。纵然地方政府有清理“僵尸”企业的想法,也难免投鼠忌器。
  这是否意味着对“僵尸企业”就无计可施了呢?当然也不是。关键就在于,在“僵尸企业”问题上,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银行做出努力,国家在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时,也要充分考虑“僵尸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制定有利于“僵尸企业”退出的政策和制度。如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问题,就必须有新的政策,切断互保、联保产生连锁反应的链条,让地方政府和银行能够不需要承担区域性风险压力。不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银行,都是不会主动去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的。
  除此之外,约束政府对“僵尸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也是让“僵尸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保壳大战”,更是“僵尸企业”“僵”而不死的典型代表。在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只要不是政策性企业,要严禁地方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倒逼企业做出改变或退出市场。
  由于“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占用的量太大、效率太低,若再不以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必须借“供给侧改革”的机会,把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抓出成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