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标准和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
明年构建“8+1+4”社会救助体系
2015年1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30日讯(记者 李榕) 11月30日,记者从德州市民政局了解到,2015年全市新增民办养老机构6处,新增养老总床位5200张;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6处、农村互助幸福院61处。明年德州将构建“8+1+4”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拓展救助范围,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全覆盖。
  2015年德州特困群体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80-400元,保障2.5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0元,保障16.6万人;2015年全市城乡低保保障资金支出58435.3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4320元,保障7813人,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3360元,保障3053人,2015年全市农村五保保障资金4401万元;社会散居和福利机构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达到720元、1200元,保障1211人;城镇“三无对象”分散和集中供养每人每月达到540元、830元,保障328人。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5年新增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处,另有3处正在建设。全市新增民办养老机构6处,新增养老总床位5200张,改造养老床位272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张。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6处、农村互助幸福院61处。养老服务产业招商方面,投资10亿元的德州市养老示范城项目即将落地开工;投资18亿元的德州太阳庄园银龄公馆项目正在办理外资注入手续;投资20亿元的齐河养老健康示范基地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
  明年,德州将构建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核对机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信息化平台4项措施为保障的“8+1+4”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拓展救助范围,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全覆盖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