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羊肉真假得花数百元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家火锅店内的菜单显示羊肉来自新西兰和内蒙古。
   混合肉当纯羊肉卖将被重罚
  近日,省食药监局等单位联合宣布,自12月1日起,省内餐饮及销售单位要主动出示羊肉产地或来源、品牌等信息。记者探访发现,一些饭店菜单上随处可见内蒙古、新西兰等地的高大上羊肉,但实际来源不好查。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志浩   
  2日,记者走访了济南经七路及解放路、花园路附近的数家火锅店及超市、菜市场,发现很多羊肉菜单上产地五花八门,实际从哪儿来不好核实。  在经七路一家小型火锅店,菜单上的羊肉多以“精品羔羊”、“特制羊肉”等名头标出,老板表示,他家的羊肉都是从内蒙古等地过来的,“绝对纯羊肉。”不远处的一家火锅连锁店,记者注意到该处菜单上的羊肉产品,都注明了产地:“新西兰精品羊排”,“内蒙古精品羔羊”。
  消费者李强也注意到了店家菜单上的变化,但他认为,“店家标注了产地,就能保证羊肉是产自那里吗?顾客肯定不好鉴别吧。”
  2日下午,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混合肉”不一定都不合格,但如果羊肉中混合了其他肉类,不标出具体含量而仍以“纯羊肉”名义出售的,监管部门一旦发现,将加重处罚,同时将增加对该单位抽查的频率和力度。

  2日下午,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可告诉记者,可以用基因检测,即通常所说的DNA检测法,对样品中的羊肉或其他肉类进行甄别。
  王可说,包括羊、鸭子等在内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保守基因”,检测时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它们的基因片段,“如果能扩增出羊的基因片段,就说明里面含有羊肉成分,扩增出鸭子的,就说明里面含有鸭肉。”
  王可表示,这种方法只能对样本进行“定性”检测,无法定量,比如说一份肉类制品中分别扩增出了羊和鸭子的基因片段,但二者具体多少,难以确定。
  即便是“定性”检测,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取样时不彻底,恰好没有取到鸭肉成分,那检测可能只会显示羊肉。”王可说,做这项检测要花费数百元。
  山东华梦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峥嵘表示,商家以其他肉类混合并冒充羊肉进行出售属于消费欺诈行为,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依法维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