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一式练太极 一颦一笑亮特色
——济南特教中心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坐落在泉城南部。目前占地面积42亩,教职工115人,教学班35个,是一所为各类特殊儿童、少年提供从学前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学校。该校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直进行着适合社会和学生发展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探索,经过多次的调研、修订,现已形成了市场认可的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省教学示范校”“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产物,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太极拳以静为主、刚柔相济。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教育元素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教材”。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太极拳推广活动,传承中华瑰宝,树立终身健体的理念,对聋生来说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鉴于此,从2014年9月起,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开始实施太极拳推广普及计划,随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教处、体育老师及各班主任的督导为主,保障全体听障学生参与锻炼。
  据了解,根据太极拳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该校决定分三个层次落实太极拳教学目标。听障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初步了解太极拳,并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太极拳最基本的手型、步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分解动作的传授。而高年级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训练太极拳的基本功,基本掌握练习方法,学会24式简化太极拳的全套动作。高中及职专组的学生则要熟练掌握24式简化太极拳,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据悉,教学太极拳是十分辛苦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聋生来说太极拳训练更是存在很大的难度。训练时,老师的肢体动作和手语动作相冲突,加大了聋生接受的难度。另外,聋生的注意力也比普通学生难集中,无疑加大了训练难度,延长了训练时间。刚开始,低年级的学生在训练的时候以打闹为主,往往是练着练着太极拳几个孩子就扭打到一起,你推着我了,我踢着你了,互不相让。体育老师在教授的同时,不得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手势动作上。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该校把训练时间安排在了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由班主任亲自跟班,体育老师亲自授课、手把手指导、纠正动作要领……开始时,体育老师站在前面“领拳”,扶大家一把,渐渐地,学生们学会了自己“走路”。低年级的孩子开始主动找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教自己练习太极拳,班级之间也会自行开展太极拳比赛,就是在天天练,你学我,我模仿你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太极拳,而且越打越像太极拳。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一部分学生的太极拳打得有模有样,一招一式,起承转合,深得要领,大多数中年级以上学生都能打一套完整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为了让全体师生都学会24式简化太极拳,该校还把每天的课间操改为太极拳。太极拳确实深奥,但初学阶段,关键是多练,练得多了,也就会了。
  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实施的太极拳教学计划为体育课增加了色彩,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每天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很重,容易浮躁、好动,太极拳有“以柔克刚”的特点,能使学生变得沉稳、心静,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
  在打造办学特色的征程中,该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是这些成绩也同时鞭策着特教中心继续努力。不难看到该校对什么是“太极文化”将会拥有一个更加深入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太极文化如何和该校的教育结合起来,也成为该校今后努力探索的课题。创新是弘扬传统太极文化的生命力,该校将在创新中继承太极文化,让太极文化与师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寻找一个结合的平台,然后站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努力,直到办学特色的真正形成。接下来,该校将继续坚持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将太极拳普及活动层层深入,通过学习太极拳的技艺,领会太极的精髓,培育中国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