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民增 
   
  早年间,我老家南边是一片宅基地,做过打麦场,种过菜。宅基地紧邻一条东西路,路南偏东是一个方形的坑塘,坑塘西边有一眼大口井。大口井与坑塘中间的一小片地方,是一个用高粱秸扎成的菜园。井西是一条斜向东南的小路,西边北边住的人家下地干活,来回拉庄稼、拉垫圈土什么的,都从井边路过。 
  那时农村没自来水,也没手压井,附近的人家生活用水都从那口井里打。主要是做饭洗菜,洗衣服也用。那口井成了乡亲们每天碰头见面的地方,早晨人最多,每天我一醒就会听到筲碰井沿的声音和大声说话的声音,像动人的晨曲,催我起床。 
  井口高出地面一尺多,用四块长条石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长足有一米,没量过,估计只多不少。两个人可以同时对面打水,很少有人从这边迈到那边去。水质优良,吃那口井水长大的人身体素质都好,活八九十岁不稀罕。 
  井是什么时候打的,谁打的,不知道,也没听老人说起过。只记得淘过一次,印象很深。所有吃水的人家都动,男女老少齐上阵。没人通知,听说淘井都来了。 
  淘井时,用长杉篙支起一个三角形架子,上边按一个滑轮,吊一个大土筐。下井人坐到筐里,一大群人排成长队拉。有人站在井口旁,看着井下指挥。指挥者喊“起”,人们就侧歪着身子往后跑,把筐拉到井口倒掉。先拉水(那时没抽水机),后拉泥,有人管倒。喊“放”,人们就慢慢往回走,把筐放下去。几个壮汉轮流下井,只穿裤头,下井前先喝几口烧酒暖暖身子,井里凉。没有人分派,自觉身体素质好的人抢着下。 
  打水需要技术,把筲挂到井绳钩上,缓缓放入井内,等筲接触到水面,一提一松,再往下一沉,水就灌满了,顺势往上提,三把两把就到井口。水面距井口不远,也就是三两米,把筲放在井沿上,再打另一筲。要快,越慢越费劲。  时间长了,难免有把筲掉到井里的事。许多人有捞筲或帮别人捞筲的经历。捞筲有学问,要动脑子。第一要看是怎么掉下去的,一般是口朝下,如果灌满再蹲一下松的钩,口朝上,筲攀在上,好捞。回家找一根麻绳拴上三齿,放到井底,摸索着挂,碰巧了一下就能挂上来。如果总是挂不住,很可能口朝下,就要看谁家有小锚,借一个来用。那东西四面有齿,钩着的可能性大。
  再不行,就要把几根撑蚊帐用的竹竿连起来捞,便于掌握方向。实在捞不上来,就有人凑过来帮忙。抬来上房用的梯子,用杠子担在井口上,人从梯子上下到水面,手拿拴着小锚的竹竿慢慢探索,一般都能捞上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掉筲的人家很感激,庄稼人都知道感恩。但所有参与者都是捞上来就走,不图回报,以助人为乐。被帮的人如果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他们会说:“谁家没点事啊!” 
  井旁边的小菜园是我家的。茄子、黄瓜、辣椒、豆角、西红柿每样都有点,不多,为吃也为看。畦口通到井边,浇水方便。各家去打水的人看着旱了,谁都会顺手倒上几筲水。谁家临时没菜吃,也可以进去摘点,知道我家会同意,不会说什么。但很少有人摘过。 
  菜园与坑塘交界处有两棵枣树,不高,但红果绿叶,也是一景。坑塘东、南、北三面坑崖上长满了高大的柳树。夏天大雨过后,水覆了崖,妇女们便整日在柳阴下洗衣服、聊天,偶尔爆出一阵大笑,与树上震耳的知了叫声合成一曲嘹亮的乡村交响乐。 
  后来有了水压井,打水的人家越来越少。前几年,农村也有了自来水,老井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与老井有关的那些生活场景,一直在我的记忆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