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于个别非标准规格的垃圾桶只好靠人工进行倾倒入压缩车。
  人工拖拽垃圾桶。
  垃圾桶集中收集等待清运。
     今年8月份,德州市实施“一桶到底”的垃圾收运模式,取缔主干道两侧垃圾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垃圾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处理,解决垃圾洒落和二次污染问题,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
  东至滨河路,西至德兴大道,南至天衢路,北至大学路,是李胜军清运垃圾的工作范围。驶进天衢路一单位的大门,李胜军及两名同事便开始分头行动,依次将散落于院子各处的垃圾桶汇集。
  寒风冽冽,落叶满地。卸下垃圾桶内的垃圾后,李胜军和同事拿起扫帚,打扫院子内的落叶,最终装满了8个垃圾桶。树木落叶季节,是他们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仅李胜军这一辆车,每日就要运送1吨落叶的垃圾。有时刚刚卸完,下午又有人反映垃圾桶已经装满了。
  “很多小区不让我们进,就用平板车往外拉。”12月1日,李胜军说,实行新的收运系统后,他们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整个城市也变得更加干净。以往多数小区是由物业雇人,将垃圾运送到清运站,时有打扫不干净的情况发生,在运往清运站的路上,也会沿途洒落垃圾,造成再次污染。现在,由环卫处统一收运垃圾,在每个小区、单位、饭店、小巷等站点,每天提前用平板车将垃圾桶拉到门口汇集,将垃圾卸载到压缩车,省去中间环节,解决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问题。
  一圈转下来,已到上午10点45分,李胜军驾车开往德州市垃圾处理厂,将收集来的垃圾做无害化处理。据了解,中心城区每天的生活垃圾达600余吨,德州市环卫处配备了55部垃圾压缩车,165辆平板车和上万个垃圾桶,提升垃圾收运系统,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目前,新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已在城区全面推开。
军营故事
  12月2日,武警部队野战文化小分队走进武警德州支队,为警营官兵送上文艺慰问演出。
  本报记者 马志勇 通讯员 郭一霏 摄影报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