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女交警马洪丽登上央视“平安行”
这三句话,句句戳中泪点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洪丽登上央视《平安行2015》。
  马洪丽在工作中。 (资料图)
     12月2日,一位来自滨州的女警花走进了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联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的90分钟大型专题节目《平安行2015》,她就是滨州市滨城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马洪丽。“选择了交警,就是选择了奉献”,“她今年50岁,她的办公室在路上”“364天都干下来了,还差这一天吗”荧幕上,关于马洪丽的每一句话都触动人心。
“选择了交警,就是选择了奉献”
  本报通讯员 刘真 本报记者 杜雅楠
  在节目中,马洪丽说,选择了交警,就是选择了奉献。
  2012年,滨城区交警大队女子中队成立,50岁的马洪丽挑起了中队长的重任。要带好这支年轻的队伍并不容易,由于这支队伍成立时间短,各项工作还在摸索中不断推进。队伍中年龄小的队员只有十八岁,大的也只有二十四岁,正值青春叛逆期,对于已经50岁的马洪丽来说,管理起来有点力不从心,用她的玩笑话说就是“赶鸭子上架”。
  中队成立之初,中队进行了一个月的封闭训练,在训练期间,马洪丽和她的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期间从未回过家。马洪丽有一个特别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每个队员的信息、性格和爱好,“今天谁的衣服不合身,谁的心情不好,谁的身体不舒服,谁的手势有问题”等等,她都一一记录下来,逐一进行谈心和整改。
  “冬天天冷,队员们冻得连流鼻涕了都不知道。今年,雨水较多,我的队员们帮助市民冒雨推车,由于长期的雨水浸泡,已经有两个队员出现了生理反应不正常的现象,但她们仍然坚持出警……”马洪丽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她们年龄小,我得多关心她们的成长”。作为队长,工作上她对队员严格要求,作为“妈妈”、“姐姐”,生活上她对队员细心照料,无微不至。
“她今年50岁,她的办公室在路上”
  “她今年50岁,她的办公室在路上。”大屏幕上出现这两行字时,马洪丽的身影就在屏幕上闪过。
  2012年5月2日下午5时许,她刚执行完高峰巡逻任务,途径黄河大桥时,发现桥面聚集了很多人,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正悬在大桥护栏外侧,双手紧握栏杆,脸色苍白,情绪激动,想要跳河轻生,形势非常危急。面对险情,她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一方面疏导围观群众及车辆,防止因围观者过多导致轻生男子情绪失控;另一方面,对轻生男子进行耐心劝说,寻找机会实施救援。最终,在路人的帮助下她顺利救下了轻生男子。
  十八大安保期间,她主动放弃双休和节假日,连续三个半月全天上路执勤。安保进入关键阶段,她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亲自带队从早6时到晚10时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巡逻。9月18日,辖区内发生一起示威游行事件,游行人员高举横幅,情绪激动。她第一时间发现后,及时对参加游行人员进行了教育劝导,并将现场情况逐级汇报,避免了事态扩大。事件得到了有效处置,她功不可没,受到了市局、分局领导的表扬。有人开玩笑地说:“队伍走得这么快、走了这么远,真没想到你能跟下来”。虽然脚上磨起了水泡,但她很欣慰,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364天都干下来了,还差这一天吗”
  “过年放假不?”
  “你想想吧,既然364天都干下来了,还差这一天吗?”
  50岁的马洪丽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家里父母年事已高,正是需要她照顾的时候,她却舍小家顾大家,毅然选择了一线岗位。她爱家人,但因公务在身,很少有时间陪父母。马洪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单位,她的孩子几乎都是自己买饭度日。马洪丽说:“有时候,我的孩子会抱怨说:‘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吃到你亲手做的饭菜啊!’”虽然,家人对她表示理解,也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的工作,但她的内心却对亲人和家庭有太多太多的愧疚。
  自1992年参加交警工作至今已经二十多年,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她,虽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作为一名警察,她招之能来,服从安排,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保障着辖区内的道路畅通和交通参与者的通行安全。她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勇于担当,大胆开拓,忘我工作,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带出了一支过硬的女子交警队伍。正是在她的带领下,女子中队成立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却被授予青年文明号集体,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马洪丽也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授予“三八红旗手”、“山东省齐鲁先锋警员”、“五星级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