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好儿媳,撑起一个家
孝老模范王文霞:让公婆外安其身,内安其心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生活中的王文霞(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孟祥江 
  孝顺长辈,不仅要外安其身,更要内安其心。长清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王文霞,11年来,用自己对老人的关爱化解了生活悲苦,给婆婆养老送终,让公公安度晚年,撑起一个幸福的家。2013年底,王文霞当选为长清区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今年10月,她又被评为长清区“十大孝星”。

■自己蜗居一隅,只为公婆住上新房
  2003年大学毕业后,王文霞被分到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第二年,她与丈夫结婚。夫妻俩都是临沂平邑人,按当地习俗,婆家婚前不仅要准备“万里挑妻”的彩礼、“三金”首饰,还要有房有车,但王文霞的婆家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经济条件很差。
  “我第一次到婆家时,公婆住的房子还是土坯房,墙上的裂纹足以伸进大拇指,每到阴天下雨,屋里非常潮湿,根本没法住人。当时丈夫还在读研究生,家里连修房子的钱都没有,更别说为他准备结婚彩礼了。”王文霞说,相比于婆家,她娘家的经济条件要好很多,但她既然决定和丈夫在一起,就不会嫌弃他的家庭条件。为了不让公婆作难,王文霞做通了娘家的工作,免除了婆家的结婚俗礼,她还把上班两年来的全部积蓄偷偷塞给婆婆,让老人应急。就在那个破旧的农家小院里,王文霞和丈夫办了一场土得掉渣但又无比幸福的婚礼。看到公婆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的幸福笑容,王文霞心里感到很踏实。
  婚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文霞和丈夫一直住在一间不足5平米的单身宿舍里,屋里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外,再也放不下任何东西。由于刚参加工作,丈夫当时的月工资只有800块钱,而王文霞每月也不过1000多元。尽管如此,为了让公婆早点从土坯房搬进新居,夫妻俩省吃俭用,攒钱给老人盖了新房。后来,当两位老人看到儿子、儿媳在济南蜗居的小屋时,他们眼里噙满了泪水,甚至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可王文霞却笑着劝二老,“没啥关系,我们还年轻,过几年就会买新房,只要您二老住得舒服,我俩就放心了”。
  王文霞说,她和丈夫都是家里的老大,理应让公婆安享晚年。话虽这么说,当时她和丈夫工资有限,再加上后来有了孩子,日子过得更加紧吧,有时不得已,她只好从娘家拿些钱补贴家用。“曾有一次,我和弟弟逛街,看见一件29块钱的衣服,我都嫌太贵,不舍得买,弟弟急了,说‘我给你买’,听到这话,我当时就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如今,王文霞和丈夫都已成了单位的工作骨干,经济条件也比之前好了很多,他们把家定居在了济南市区。

■为照顾患病婆婆,怀孕期间被累得吐血
  婆婆生前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极易引发脑血栓,每年都要定期住院,一次就要住半个多月。老人每次住院,王文霞和丈夫都得第一时间请假回家,看望老人。 
  2005年冬天,婆婆突然发病住院,正处于孕期的王文霞,不顾妊娠反应,和丈夫坐了4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赶回老家。在病床上,婆婆经常一边大哭一边抱怨:“儿女在外挣钱不容易,全给我花在了治疗费上,是我拖累了孩子们。”看到老人情绪不稳定,王文霞总会拉着婆婆的手,劝她说:“放心吧,咱家的钱够花,您身体好了,我们做晚辈的回家也有个依靠,在外工作也更安心。”那段时间,王文霞和丈夫轮流在医院看护老人,由于妊娠反应厉害,她经常累得吐血,好在婆婆的病慢慢有了好转。
  为了让婆婆得到好的治疗,之后老人每次住院,夫妻俩都会把她接到济南接受治疗。王文霞白天上班,晚上不顾工作劳累,陪侍在老人床前,很多时候,由于丈夫被调往外地工作,都是由她独自照顾婆婆,直到2008年老人去世。在这期间,婆婆的住院费、医疗费,公公的生活费,小叔子的学费、日常开销,一直都由王文霞和丈夫承担。
  婆婆去世后,王文霞把公公从老家接到家里一起住,可老人在济南没待几天就烦了,觉得住在城市里憋得慌,非要回老家自己住。“公公身体很好,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老人爱喝酒,三餐都要喝,但他执意要回老家住,作为子女也只能依着他。”王文霞说,好在老家有亲戚帮着照顾公公,老人也不再像之前频繁饮酒,生活得很“自由”。现在夫妻俩每个月都要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老人,定期给他汇钱,逢年过节就把老人接到济南一起团圆。

■长嫂如母,替公婆照顾小叔子完成学业
  婆婆临终前,心里最不放心的就是当时年仅15岁的小儿子。为了让老人安心离去,王文霞趴在婆婆耳边说:“娘,您放心吧,我弟若是学习好,我供他上大学,若是学习不好,我给他买房娶媳妇。”听完这句话,老人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含笑而去。
  这些年来,王文霞和丈夫按照老人的遗愿,竭尽全力帮衬小叔子,不仅承担着他所有日常开支,还一直兼顾他的学习、生活。“现在弟弟已经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从上学到上班,都是我和丈夫帮他规划的。人说长嫂如母,婆婆不在了,公公年纪大了,我做这些算是应该的,一家人嘛。”王文霞告诉记者,如今全家人都希望小叔子能够早点成家,“我和丈夫盘算着,将来一定要给弟弟办场像样的婚礼,不能像我们一样留有遗憾。”
  由于家里老人不在身边,丈夫时常被调往外地工作,儿子基本由王文霞一人带大,但要强的她并没有因为照顾家庭而耽误工作,今年年初,她获得了山东省检查系统个人二等功。“文霞工作能力强,业务出色,家庭和工作兼顾得非常好,她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作为区政协常务委员,单位的业务骨干,很多年轻同事都把她当做学习的榜样。”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田长江说。
孝子故里孝道人请推荐“身边孝子”
  人杰地灵的长清是孝子故里,郭巨埋儿的故事就起源于这里。这个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孝得有违人伦,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是凝结成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体,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孝与忠一起构成中国千百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两大精神根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离不开忠孝两字。孝是对老人和长者的尊敬,忠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守,离开忠孝,我们的文明便堕入虚无,一切皆无从谈起。
  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孝子故里不乏孝亲人物,在采访中,许多长清孝子给了我们难得的感动。这些草根人物生活得平凡普通,却演绎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在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和长清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出一系列报道,向这些孝亲人物致敬,为他们喝彩,同时希望读者关注身边的平凡,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孝亲人物。
  如果您身边也有令人感动的孝亲人物,请告诉我们。我们栏目记者的电话是18354167086,办公电话是1570641117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