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本学写作编者语】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写作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现象:老师教导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的个性来,很多同学感觉在作文时自我感觉感情非常真挚,甚至已经热泪盈眶了,为什么还是被老师评为“流水账”。那是因为同学们在作文时缺乏章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再真实的情感如果是平铺直叙的叙述出来,也不会感动读者。作文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写作方法的运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当同学们有了写作的素材和生活体验时,如何将这些文字艺术的加工组合呢?其实写作方法的学习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
  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模仿是最好的老师。进行研究性阅读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写作的方法,所谓“研究性阅读”就是带着问题思考性阅读,除了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也能以研究的角度学习作者的行文构思与写作方法,并能及时书写自己的阅读感悟,把读与思、吸收与倾吐融合起来的阅读过程。
  一篇真正的美文除了情感上给人以熏陶,一定在创作的方法或选材上也是值得学习的典范,例如:朱自清《春》中的五幅画面组接的写作方法;《背影》中清晰的线索和独特的选材切入点;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散步》情景交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贾平凹《落叶》中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和对比手法等都值得学习,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如果能带着思考去阅读,并能有效表达,相信你一定能走上写作的快车道,并能完成“阅读为心灵导航,写作为生命着色”的美丽蜕变!
  以下几篇文章都是有感于文本中的名篇而创作的,我们赞叹小作者超然的感悟力和灵活的运用能力。     编者:赵敏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