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随着罪犯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投毒案”至此走完了全部司法程序,林森浩本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复旦投毒案
尘埃未曾落定
从表面看,林森浩是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佼佼者,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又因成绩优秀免试进入复旦大学读研。但事实是,也许他在专业上很优秀,在性格与价值观方面却存在严重缺陷。接受央视采访时,他不断提到自己精神境界不够、修养不足,可见到了这时候,他更多反思的就是这些“触及灵魂”的问题。
过多注重成绩、成功,而忽视人的内在,恰是当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通病。一个人从启蒙阶段到长大成人,是建立人生观和理想追求的重要阶段。但在这阶段,考试成绩却是多数老师和家长追逐的目标。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被扭曲成以“智”为准,孩子在性格养成方面也就难免存在不足。
媒体公开过林森浩的书架照片,架上只有专业书籍,而没有一本浇灌人心灵的图书。从这个细节或可窥探,林森浩作为学医的研究生,为何对生命如此漠然。在他人生成长过程中,或许过于匆忙地赶路,而忽略了心灵滋养。(摘自《钱江晚报》,作者魏英杰)
事关生命伦理
是时候补课了
透过汹涌舆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民意”与林森浩最终处理结果之间的深层勾连。那就是,“杀人偿命”、“同态复仇”的朴素情感,仍在主导着很多人的朴素正义观。
然而,这只是最无奈的一种正义,一起投毒事件,一个持续数年的诉讼,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赢家。对整个社会而言,这番沉重的代价,带来的不应是基于“杀人偿命”的简单狂欢,而应是关于生命伦理更入骨的认知。也只有以现代生命伦理去冲刷掉“快意恩仇”等观念凿痕,才可能带来更普遍的“善”和更高层次的公序良俗。
本质上,复旦投毒案终局,解决的只是正义与否的问题,并没有拯救出那些“中毒”的青春。一起悲剧以另一重悲剧方式收尾,对其的反思,就应沉潜到包括生命伦理在内的广阔的社会成因与文化土壤中去,才能更好地疗伤。
林森浩在临刑前希望“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而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当补上生命伦理的课,避免悲剧重蹈。(摘自《新京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