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百团大战之山东女子学院茶艺协会
茶艺“静心”,更添“气质”
2015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茶艺团成员筹备比赛。(社团供图)
  ◥每周四下午,茶艺协会举办社团活动。(社团供图)
     最近,整个朋友圈都被“主要看气质”刷屏了。那么“气质”,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见过山东女子学院茶艺协会的姑娘们,就会瞬间发现,“气质”二字用在她们身上再合适不过。 
  2014年秋天,在学院团委老师的支持下,三名大一女生成立了茶艺协会,一年多的时间,协会在摸索中慢慢成长起来。
本报记者 许亚薇
  最大的改变是“静心” 
  初见张力元时,她笑着微微鞠躬,轻声说了句“你好”,这个娃娃脸姑娘是茶艺协会的会长,目前是山东女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
  “大一刚来学校时,选了茶艺课,就慢慢喜欢上茶艺了。”张力元说,学校有间茶室,是专门为旅游学院茶艺课准备的,可以容纳40余人上课。 
  张力元坦言,选茶艺课的学生很多,但是作为选修课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越来越多同学的需求,在团委老师和茶艺课老师的鼓励下,2014年秋天,茶艺协会正式成立了。协会的创始人就是三名大一“小鲜肉”,除了张力元,还有同为旅游专业的陈艳楠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杨榕晶。
  “社团招新的时候,我们几个穿着茶服,特别吸引人。”张力元说,学校“百团大战”时几乎没有用这样的形式招新的,我们是头一个。社团的第一次纳新,迎来了百余人报名。 
  杨榕晶是福建人,对“茶”有着天然的感情。“家里人喜欢喝茶,从小耳濡目染也知道些茶艺知识。但来到学校后,通过上茶艺课,才真正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杨榕晶说。 
  对于张力元来说,这一年多给她最大的改变是“静心”。“学习茶艺以后觉得心很安静,不会那么浮躁了。”张力元说。现在,每个周四下午自由活动时间,社团小伙伴都会在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开茶艺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学习茶文化。
  “除了学茶艺,协会还选拔20多人组成表演团队打比赛,但比赛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比赛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张力元说。 
“80岁的奶奶跟着我爱上茶艺”
  刚刚过去的11月,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二女生张童心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杭州参加了第二届中华茶奥会,最终获得了创新茶艺竞技组的三等奖,这让才刚刚成立一年多的茶艺协会成员兴奋不已。
  饮茶是中国人的好习惯,但在不少人看来,茶道、茶艺却过于冗繁复杂,不愿意费功夫。
  “茶艺影响了我,我想通过茶艺、茶文化去影响更多的人。”张力元说。在影响身边人这一点上,学习茶艺一年多的张童心深有体会,年过八旬的奶奶在她的影响下,从“粗放型”喝茶变成了讲究“茶道”的饮茶。
  “一只杯子,一缕清茶,热水冲泡足已。”张童心说,很多人都像她年过八旬的奶奶一样,只把喝茶当作解渴。
  后来,学了茶艺的张童心买了一整套茶具回奶奶家,本着“表演”的目的给奶奶演示了整个冲泡过程,急不可耐的奶奶发了几句牢骚,对张童心的“茶艺”甚为不解。
  “我也寻找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后来发现,冲泡茶叶的过程复杂而漫长,如果我跟奶奶唠着家常聊着天,奶奶就突然觉得很轻松,时间仿佛有点慢悠悠,很闲适。”张童心说,有时候泡茶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沉下心来,泡完一壶茶,仿佛经历了整个人生,就像很多人聊天谈生意时喜欢在茶台泡一壶茶,一壶茶经过一泡二泡三泡,感情增进了,事情也谈成了。
  现在,在孙女的影响下,张童心年过八旬的奶奶开始在家里“自泡自饮”,亲身实践“茶艺”,老人家不再抱怨泡茶的繁琐麻烦,而是沉浸并乐在其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