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16家机械制造业企业和40余位专家“相亲”
30余项技术难题对接好了
2015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企业负责人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本报记者 于伟 摄
     本报济宁12月13日讯(记者 于伟 通讯员 张宗磊 张美荣) 在11日至12日的兖州区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对接会上,16家机械制造业企业筛选出30余项技术难题,向来自山东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的40余位专家推介,专家根据各自专长进行认领,实现了精准对接。
  刘文春是兖州一家机械配件企业的老总,他带着4个技术难题到现场寻找专家。他坦言,每次研发新产品,他都得去外地请来技术团队,一个技术团队、两个技术员加上一台设备,费用得10万元以上,技术员设计出三维效果图就离厂,后期服务跟不上。
  来自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郝传海,在校期间主要研究三维建模技术,在今年全国3D大赛中带领学生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在产学研对接上,双方一拍即合。
  “这家企业说的设备还有人才,学校都能提供,完全可实现对接。”郝传海说,双方合作让学校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后期还可共建实训基地,让学校及时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利于学科建设。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兖州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理工等近百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