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急性心梗救治流程领军胶东心脏病介入领域
——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
2015年1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传焕主任正在查房。
  张传焕,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烟台医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三十余年,有扎实的内科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脏病介入技术,可独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急诊PCI、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慢性闭塞病变)、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手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单腔、多腔及除颤起搏器)等。主编专著两部,参编著作六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四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
     本报记者 孔雨童 通讯员 成修 肖宏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毓璜顶医院心内科都已在胶东心脏病救治领域走在了前列:在省内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等;拥有国内领先的心脏病重症监护室,以及建立起如今广为应用的急性心梗救治流程。科室主任、作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副主委及烟台市医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主委的张传焕和他的团队,在攀登一个个技术高峰的同时,也在默默守护着这个城市心脏病人的生命线。
胶东最早的 急性心梗绿色通道 抢救成功率98%以上
  2015年12月8日,一名62岁的退休工人在家中突发心梗,随后出现室颤、心跳呼吸骤停。毓璜顶医院的急诊医生迅速赶到后,在车上就开始一路进行心肺复苏与检查,同时将心电图传回医院。到院后,随着心跳呼吸的恢复,这名工人被迅速转至心内科导管室,进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将堵塞的血管开通。1小时后,抢救成功。
  这样的救治模式,始于毓璜顶医院——1998年,毓璜顶医院心内科在胶东地区最先建立起急性心梗救治的绿色通道,这种科学高效的救治流程也在其后被广泛推广。
  “这是一个从院前急救、急诊到心内科手术的有效的快速通道。”毓璜顶医院心内科主任张传焕介绍说,通俗来讲,就是120急救车上配备了连接、传输的系统,病人可以在家中或急救车上做心电图,如果发现是急性心梗,系统可以立即将心电图等传回医院,由心内科医生做好准备,及时对应选择溶栓或介入手术等相关的抢救方式。这一流程在毓璜顶医院最初被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后期又被缩短至60分钟。
  “我们已经可以给病人多一些信心。”张传焕说,回顾国内心梗救治的历程,60-70年代急性心梗病人死亡率高达30%;80年代后期,随着溶栓治疗和监护设备的发明使用,抢救成功率已经能达到85%以上。
  而如今,毓璜顶医院心内科抢救成功率已经达到98%以上,每年接诊超过240例急性心梗病人,在急性心梗抢救方面已经走到了国内前列。
名专科简介
  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是胶东地区唯一经省卫计委批准授予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是胶东地区水平最高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团队,其中主任医师、教授9人(国家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人),副主任医(护、技)师4人,博士15人,硕士19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多人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其中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及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委员3人,山东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一人,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1人,山东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1人,烟台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及起搏与电生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各1人、副主任委员8人。
  心脏病危重病人的救治及心脏病介入治疗是心血管内科的两大技术特色,技术优势明显。在胶东地区率先开展了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率98%以上。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技术水平及规模,居国内领先之列。
全省唯一一家心血管堵塞“反向开通”
  冠心病是一种十分高发的疾病。众多的患者因为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引发严重后果。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轻的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的则要考虑植入心脏支架、心脏搭桥等治疗方式。但是无论如何,药物治疗都是基础。
  在毓璜顶医院心内科,目前几乎所有的心脏血管复杂性病变都可以选择最佳的方式治疗,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心血管闭塞等等。其中仅介入治疗,一年的手术就接近2000例,患者很多来自菏泽、日照、潍坊等省内甚至国内各地。
  而与此同时,毓璜顶医院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可以做心脏血管逆向开通手术的医院。这一手术,也带给众多正向血管开通受阻的患者新的生机。
  张传焕介绍说,很多慢性血管闭塞(心血管堵塞超过3个月)的患者,在进行正向血管开通时,常常面临“通不开”的情况,不得不为了一条血管进行搭桥手术。而目前,毓璜顶医院已经可以进行逆向血管开通手术。“血管闭塞后一般会在对侧形成侧支循环。我们就是通过侧支循环开通。”据了解,由于侧支循环进行时要走过的“路”更绕更曲折,难度非常高,目前在国内可以开展的医院并不多。
  除了这种心脏血管的“反向开通”,这里还是烟威唯一一家可以进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医院——即可以将起搏器植入三个不同的腔,更多的心衰病人得以救治。
射频消融:一年近300例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近年来,射频消融日益成为救治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通俗说,由于有时心脏会自律性增高,有时会在某一部形成折返。”张传焕介绍说,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控制起来非常难,而且有的后果非常严重。
  而射频消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简单说,就是将这种不规则的传导烫断。”张传焕说,进行射频消融时,医生会通过穿刺将导管植入病人的股动脉或股静脉,在透视下到达病人的心脏相应部位,最后在三维标测下,找到心动过速的点,进行消融治疗,已到达根治的目的。“导管前端的温度要控制在60度左右,温度、位置都必须掌握得十分精准,否则这项在心脏上操作的‘工程’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于这项治疗技术,毓璜顶医院心内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省内率先开展,目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毓璜顶心内科,每年这样的手术都要进行近300多例。
  在毓璜顶心内科目前下设三个病区,开放床位170张,拥有冠心病、起搏与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心脏病重症监护等亚专业学组,以及国际先进的心内科导管室,配有高端的血管造影机、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内旋磨、三维电生理标测导航系统及动脉内球囊反搏等设备。目前,心内科已经达到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出院病人近9000人次。
  此外,这里还设有国内领先的CCU(重症心脏病监护室),这个监护室,大大提高了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心脏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成为这一地区心脏疾病一条重要的“护卫线”。
  张传焕介绍,在这个重症监护室内,配备了当下世界上最先进的监护仪器、抢救辅助设备。
  比如,可以同时检测十八张床的“十八导监护仪”,能够检测心电、氧饱和度、血压,甚至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这种检测,可以插到动脉或心腔中,更准确地获知心跳、血压、心脏指数等,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用药。
  而一个医院对心脏类疾病的救治能力,也离不开其下多学科的基础。“做手术就是有风险的,但是依托着良好的监护能力,以及心外科强大的技术支持,出现意外时可以进行快速处理,如心脏搭桥、换瓣手术。”张传焕说,整个医院的心血管救治拥有一个完善的团队,这将让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也拥有更多安全感。
◎名医介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