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元林法官在没有行动能力的当事人床前办案。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摄
由于当事人在田间劳动,齐元林法官只得到果园将传票交给他。
齐园林法官在法庭开庭。
齐元林法官一个人在山道上行走已习以为常。
齐元林法官在果园填写文案,现场办公。
东里法庭的法官在下乡办案的车上开庭务会。
车子行驶在山路上。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李洋
15日,一大早,沂源县东里法庭下乡办案的车辆已经行驶在乡间路上。利用路上的时间,东里法庭崔宝利庭长在车上组织同事们开庭务会,对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进行安排。根据安排,法官齐元林当天要去距法庭20多公里外的西里镇薄板台村,为那里的一户遗嘱财产继承纠纷案进行调解。汽车行驶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窗外,一排排枯叶落尽、光秃秃的树木很快进入视线又很快消失在脑后。8:30,汽车开进东里法庭院内,齐元林和他的同事们下车后开始着手准备资料和文件,投入各自的工作。
今年42岁的齐元林,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基层一线。20多年里,齐元林在沂源县法院派出的悦庄法庭、鲁村法庭、东里法庭都工作过,由于工作需要,他跑遍了沂源95%的村子。“一年最多的时候能办190多起案子,现在还好有了汽车,多年前他们都是骑着摩托车外出办案,一年下来能跑两万多公里。”齐元林说。
由于基层案件多是一些民事、商事纠纷案件,案件虽小并不复杂,但很是琐碎。“断案容易,让当事人明白难,亲戚邻里纠纷的案子都比较难办。”齐元林说。闭门羹、当事人不理解闹事一遍遍找,对于齐元林和他的同事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一个传票接连几趟都送不下,上门调解五六趟是常有的事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