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评选启动
40名候选人公示,大众投票即将开始
2015年12月1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责任市民候选人
本报记者 张九龙 唐园园 孟燕 万兵 王倩 朱文龙 见习记者 张阿凤
1
支传莲 好嫂子照料患病小叔子29年
今年57岁的支传莲是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石青崖村出了名的“好嫂子”。29年前,她毅然挑起照顾患精神疾病小叔子的重担,至今起早贪黑,悉心照料,连门都很少出。
2
陈卫宏 别人有困难总是出手相助
56岁的军转干部创业者陈卫宏在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博爱的心。他不光主动掏钱帮工厂里的重病工人渡过难关,素不相识的人遇到困难,他也主动上门资助。
3
杨澄树 遗体捐献荣誉证是最有价值的物品
76岁的杨澄树老人的名字被刻在遗体捐献纪念碑上。一旦逝去,她的器官将在他人身上复活,或成为医生解剖的实验品。碑上的名字,是遗体捐献者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产。
4
焦桂云 54个残疾孩子的“妈妈”
50多岁的焦桂云从济南市儿童福利院退休后,自家投资150万创办了一家非营利性的特需儿童护理中心,当起了54个残疾孩子的“妈妈”,让更多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5
赵莹 的哥献血次数太多而“晕针”
赵莹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却把无偿献血作为生命的重要部分。他十多年来献血36次,献血总量达9400ml,相当于成人血量的两倍。
6
孙屿萌 辞去小学教师,甘当特教老师
孙屿萌从山东大学毕业后自告奋勇当上特教老师。她暗暗发誓,成为残疾儿童生活的引路人。从生活自理到喊出“妈妈”,她用耐心和关爱帮助残疾儿童缔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7
刘战军 细心教师长期匿名捐助学生
39岁的济南中学历史老师刘战军为照顾困难学生情绪,便匿名长期资助他们。他热心公益,不仅积极捐助灾区,还和妻子一同准备捐献遗体和角膜。
8
王宝云 开夜校教制衣,六年义务培训上千人
52岁的白马山一居居民王宝云,被邻居誉为“热心的月下红娘”和“不收费的好师傅”。20年来,她热心促成了100多对姻缘,还自编缝纫教材,免费收徒开夜校,六年义务培训上千人,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9
陈金凤 六年义务教孩子学画画
普利街社区七旬老人陈金凤为方便居民,在家中办起“家庭展览室”。自2010年起,她连续六年在社区暑假辅导班义务教孩子们绘画。
10
李永峰 “矮个锁王”协助办案数百起
39岁的“矮个锁王”李永峰是四里村街道信义庄社区的名人。因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身高只有1.3米,但凭着精湛的开锁技艺,十多年来他协助警方办案数百起,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11
代宝华 8年风雨无阻,义务照顾福利院孩子
王官庄街道66岁老人代宝华,是个“热心肠”。加入志愿者队伍多年,她照顾身边的空巢老人和孩子,为社区做过许多好事。8年来,她坚持往返四小时车程,忍着关节疼痛,风雨无阻地为福利院宝宝们送去关怀。
12
徐庆栋 损失一家店,自费为农民工放电影
在历下区东部,退伍老兵徐庆栋带着自费三万元购买的电影设备转遍了各个工地,自2012年起为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四百场。他的善举感染更多人加入了“老兵放映队”。
13
黄保铭 路遇疯狂司机,单骑追击近千米
黄保铭是槐荫区道德街街道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面对横冲直撞的肇事车辆,他骑着摩托车追了近千米,协助交警将肇事司机绳之以法。
14
陈欣 盲人按摩师为他人寻找“光明”
17岁时,陈欣突然患上了视神经萎缩,半年后完全失明。他一路拼搏,从不良少年变成了按摩能手,并创办了自己的盲人按摩中心。他还向上百名残疾人传授生存技艺,无论困难多大,都不放弃一个学员。
15
葛继宏 残疾人社区里办公益书法篆刻班
市中区魏家庄街道馆驿街社区居民葛继宏身体残疾,但自食其力,钻研成篆刻名家。成名后,他不忘回报社会,先后在社区里开办了公益书法班、篆刻班。
16
马廷华 警察湖边接连捞起俩落水娃
历下公安分局刑警马廷华听见呼救声,反映迅速、行动果断,循声找到两名落水儿童,并将其“捞”上来,被救上来的孩子连眼泪都没来得及掉,只是湿了全身。
17
师东路1号院志愿服务队 小区有群“傻老头”,专为居民干好事
一群热心肠的老人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专为居民干好事。他们有的为市民免费理了40年,有的磨刀修面板,抽空还给居民做板凳。
18
济南民间公益救援队 三年救出遇险者两百余人次
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是省城唯一一支专业的民间公益救援队,他们三年救出遇险者两百余人次,每次救援都是和死神的赛跑,他们不图名利,挺身而出,给生者以希望。
19
港华六一服务站 接力照顾老人19年
从1996年到2015年,济南港华燃气六一服务站将邮电新村的崔桂英老人从80岁照顾至今快100岁。19年里,六一服务站的站长都换了三位,但是传统一直保留着。
20
槐荫民间公益组织“一小时” 默默践行民间公益
槐荫民间公益组织“一小时”,成立两年来他们起早贪黑,不计报酬,资助贫困儿童,帮助孤寡老人,默默地践行着公益,摸索着民间公益组织的前进方向。
公共服务候选人
本报记者 张九龙 唐园园 孟燕 万兵 王倩 朱文龙 见习记者 张阿凤
21
孙大伟 一个月跑遍134个燃煤小锅炉
研究“煤改电”方案,济南供电公司电能替代工作办公室的孙大伟弃文从理,从零学习电锅炉原理,仅用一个月就跑遍了济南的134个燃煤小锅炉,。
22
崔传军 供热人导尿管没拔就来供暖一线
从部队转业后进入济南热电的崔传军,每天工作17个小时,手机里存着片区3800户居民的电话。手术后第5天,他挂着导尿管和尿袋,回到工作岗位为辖区居民服务。
23
马洪亮 保洁员除积雪三天只睡仨小时
为了清理路面积雪,保洁员马洪亮奋战三天三夜,中间只睡了三个多小时。工作了十多年,马洪亮一次都没回家过年。他还多次拾金不昧,最多的一次归还15万元现金。
24
王乐 “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王乐是济南国资委选派到长清区孝里镇南黄崖村驻村第一书记,从2014年初上任以来,为村民申请危房改造款,建生态种植基地,开辟农家乐旅游,带领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25
赵洋 供暖管家为让一户暖,先后跑5趟
供暖管家赵洋为了诚基中心小区顺利供暖,利用手机软件第一时间将供暖的各类信息发送给用户,统计用户信息。为了解决居民家中暖气不热的情况,他连续5次登门,3天3夜排查漏点,直到问题解决。
26
赵琳 12345热线,操心“别人家的难事”
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了5年的赵琳,每天面对的就是市民反映疑难问题的催办、督办、突发事件处理。她每周工作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处于工作状态,她督办过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很快解决,为市民解决了很多难题。
27
宋洪岭 巡铁路线32年,每天走40多里
54岁的宋洪岭是铁路民警,从事巡视铁路工作32年,每天要走20多公里,巡视里程加起来有23万多公里,能绕地球五圈半。他没有节假日,别人放假时,正是他最忙的时候。
28
卞锁军 “养菊状元”三十多年坚守田间
他是趵突泉养菊基地的负责人,也是养菊状元。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守田间,守护20亩菊花园,只为培养出更好的品种。
29
颜军 两年执行157次大型安保任务
从事民警工作两年来,他勤奋工作,不计劳苦,只为保一方安宁。面对群众,他有求必应,面对危难,他挺身而出。157次大型安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是这位退伍军人最耀眼的军功章。
30
汤晓玲 抄表一年相当于爬了8次泰山
作为一名抄表员,她用脚丈量了八座泰山的高度;作为一个“好闺女”,她用心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灵。微笑是她的标签,热情是她的印记,无论在哪里,她都使人如沐春风。
31
济南市中心医院 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 到患者家中服务超千次
近千名志愿者,不怕脏累。自2010年成立以来,成为我省第一支加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分队,他们累计到患者家中服务超千次,举行急救、护理科普讲座数百次。
32
王睿 社区工作14年,退休又自荐成网格员
王睿退休前是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汇统社区的居委会副主任。“这闺女不仅长得好,心肠更好”是社区老人对王睿的一致评价。从事社区工作14年,退休后又自荐成网格员。
33
高速交警支队槐荫大队 一年出警救助154次
与时间竞争,他们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他们风驰电掣。他们竭尽所能,保持路面通畅,他们倾其所有,保持车辆畅通。高峰期,10分钟从经十路到省立医院,他们缔造了奇迹。
34
济南房测重点工程突击队 32个男子汉工作就像拼命三郎
“房屋安全无小事,鉴定任务就是命令”。面对急难险重,他们重点突击,毫不退缩,三十二名男子汉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百姓的一片天。
35
济南住房保障管理局 女子流动服务队 64朵金花上门百余个小区
她们在老百姓家门口办理房产受理、登记、发证等业务,把每一辆流动服务车变成“流动的房产服务大厅”。两年多来,64朵金花用实际行动“跑”出全国第一支流动房产服务队。
36
苏伦 20米高油罐一天爬十多趟
苏伦已在中石化济南石油分公司计量班工作12年,每天要爬上储油罐测量油温、密度。油罐有八十多级台阶,他一天要上下十多趟,半月就相当于爬次泰山。
37
宫延龄 抄表26年,谁家漏水他都门清
他是济南水务集团甸柳片区近8000用户的客户代表,每天抄表200户,一个月要爬上千层楼、上万级台阶,还自发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38
李保全 七旬老牙医为弱势群体减免费用
李保全的口腔诊所开办了三十多年,多年来他为病人着想,为弱势群体减免费用。党家庄、仲宫、匡山,不管多远,七十多岁的他仍坚持免费上门出诊。
39
高洪霞 身患癌症,术后一周又上讲台
山大二附中的高洪霞罹患甲状腺癌,为了不耽误初三学生的课程,甲状腺切除手术一周后,她又不顾淤血,重新站到讲台上为学生讲课,坚持到学生们毕业。
40
侯庆庆 把养老院当成家,贴心守护老人
42岁的元新老年乐园院长侯庆庆十几年如一日,贴心守护院中老人。多年来,她从未陪家人过过节,全天24小时开着手机,为老人们忙前忙后,给他们送去温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