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多了,交通事故少了
本年度长清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2015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月30日,定制公交在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正式运行(资料片)。
  交警对各学校校车进行调查摸排(资料片)。
  交警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候卫国
  2015年,长清交警大队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平安长清”建设大局,把握节点,整体推进,在辖区机动车及交通出行总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等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今年截至目前,长清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4.4%、死亡人数下降9.7%,受伤人数下降27%,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6.9%,辖区交通安全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全区已购置
审批标准校车96辆

  今年以来,长清交警大队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在去年建设城区、街镇交通安全管理网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强化了运行机制和村居管理网络的建立,全力推进辖区交通安全工作。长清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对“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做出批示,并建立由政府督察室牵头的月度督导机制,每月对各相关区直部门、街镇开展的事故隐患整治及黄标车治理等工作进行检查督导、通报情况、提出建议,并纳入全年科学发展观年度考核。
  扎实推进交通安全隐患整改。今年年初,长清交警大队排查确定了辖区内223处交通隐患。4月15日,长清区政府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其中213处交通隐患的责任单位,明确了整治目标,并由督导组定期督导,及时通报整治进度。长清区区长张洪武对此作出批示:积极落实问题整改,特别要筛选出安全隐患大、群众意见大的,必须立即整改到位。
  建立重大交通事故责任追究机制。长清交警大队与长清区文明办、区交通局、区教体局、区安监局等8部门联合行文《关于依法加强对社会单位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组织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同时与区人民检察院、区安监局、区政府督查室联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单位进行责任倒查及整改督导。今年9月20日,因交通隐患路段整改不到位,马山镇马山景区内发生面包车群伤事故,对此,长清交警大队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对马山镇进行督导,责成镇政府必须在期限内整改完毕,目前相关路段防撞墙正在施工过程中。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为加大违法大货车的查处力度,长清交警大队联合长清区公路局、区交通局制定、印发了《长清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和执法队伍。9月23日,长清区召开联合执法工作动员大会,启动联合治超行动,重点打击大货车存在的非法改装、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行动首月便见成效,10月份辖区内由大货车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80%。
  强力推进黄标车淘汰、治理。黄标车淘汰、治理是济南市“十大污染防治”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在长清交警大队的建议下,长清区政府建立了街镇主办、交警指导、逐级分解以及定期通报、约谈机制,先后4次召开部署推进会议,并由区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推进黄标车淘汰、治理。同时,各区直部门、街镇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各自制定治理措施、期限,由专门科室负责落实。长清交警与各区直部门、街镇主动对接,提供上门服务,在原则范围内简化车辆报废手续。2015年长清区黄标车共计7552辆,完成率100%,名列全市第一名。
  严格校车管理。在2014年之前,长清区有200多辆接送学生车辆在运营,不仅车型五花八门,车辆的安全性能也令人担忧。为确保辖区中小学生乘车安全,从今年开始,长清区政府成立了校车监管办公室,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构建了“个人购车、三级管理、政府奖励”的安全校车运管新模式。目前,长清区已购置、审批标准校车96辆,建立了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校车监控平台,通过4G无线网络将车辆位置、运行线路、即时车况等信息传送到该平台进行综合管控,有效减少和避免校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城区44处路口
启动电子警察

  规范执法,加强对严重交通违法犯罪的严管态势。今年以来,长清交警大队以“双七”整治为重点,加强路面管控,对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执法,净化了辖区交通环境。同时,长清交警规范执法办案程序,依法严厉打击交通肇事及危险驾驶犯罪。
  应用科技设备,在辖区主要道路建立智能交通管控网络。2015年,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长清交警大队进一步完善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了《科技设备应用方案》。在城区44处主要路口启动电子警察,并协调长清区住建委对这些路口重新施划停止线、导向箭头、分道线,确保抓拍清晰有效;调试完成220国道孝里至归德段(274.4至282.4公里处)区间测速设备,增设8处多功能电子警察,在区间两侧安装视频监控、诱导屏;协调山东高速济泰分公司在京台高速445公里处,新增测速及占用最左侧车道行驶抓拍设备。
  持续集中治理城区交通秩序。借助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长清交警大队加强城区主要路口处的岗位执勤,组织辅警、交通志愿者定点、定时指挥,劝导市民文明出行,提高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遵法率;组织警力,将定人、定路、定时、定岗、包秩序的“四定一包”工作机制,与定点执勤、流动巡逻等方式相结合,加大对城区主干道的静态秩序整治力度;联合长清区工商、市政部门,在老城区黄河商场东门处施划黄色网格线及警示标牌,缓解了该区域交通压力;打造慢行交通,在位于大学城区的山师北门、山工艺南门、齐鲁工业大学南门与银座常春藤店周边的非机动车道上,安置U型反光隔离柱,禁止机动车逆行驶入非机动车道;联合长清区交通运输局共同打击大学城区内的黑出租,开展“出租车进校园”活动,建议公交公司根据节点弹性发车,确保在校师生出行安全;10月30日,联合济南公交总公司、长清区交通运输局运管站、长清汽车站等单位,在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推出“校园定制公交”,为该校住宿生上下学提供接送服务。
  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倡导平安出行。长清交警大队联合长清区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通知》,倡导全体交通参与者,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今年5月,联合长清区教体局、区文明办举办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演讲、征文、漫画比赛,提高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按照市交警支队要求,在辖区内开展“泉城好司机、文明济南人”评选活动,鼓励市民文明驾驶;组织“交通安全进社区”活动,民警将近年来长清辖区内发生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光盘,深入社区、村居,向市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提升服务质量,改善车管服务大厅办公环境。长清原车管服务大厅位于长清交警大队沿街楼西侧,没有设置专门的机动车查验区和停车区,不仅给民警及车主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还存有潜在的业务风险,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已不能满足市民的要求。为此,今年8月,长清交警大队在原车管大厅以南600米路西,临时租用一块空地,建造了一座符合标准的新车管服务大厅,并于10月8日投入使用。使用至今,大厅内宽敞整洁的环境,齐全便利的硬件设施,工作人员高效的办事能力,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真正享受到了“一站式”服务。
  为保障地铁R1线项目顺利施工,长清交警大队按照《金盾护企二十项措施》要求,对施工路段的规划设置提出了合理建议,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做到安全、施工两不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