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祖国医学,发挥中医护理特色
——滨州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记实
2015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防病保健用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调脏腑
  此法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无侵入性等特点,在临床运用广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症,如胸痹心痛、真心痛、高血压疾病过程中所伴发的失眠、疼痛等症状疗效显著,而且有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
◆传统督灸外治法
  督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直对病所以火攻之,充分发挥了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治疗作用,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尤擅治疗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治疗手段的强直性脊柱炎。对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以及女性怕冷及美容都有积极的作用的作用
◆中药足浴治百病
  中药足浴疗法,能通过药液的温热刺激、达到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全身血流量增多,血液循环加速,血粘稠度降低,润肠通便等多种功效。此中医护理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经济实用,疗效明确,患者易于接受。
◆中药封包通经络
  中药封包技术是选用具有活血逐瘀、温经止血,通络止痛、散寒通痹的药物成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活血化瘀、疏通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可调和气血,驱风散寒、解除疼痛。对腹痛、腰肌劳损、关节痛、肾虚肾亏等病症有立竿见影的舒缓效果。
◆中药贴敷消瘿散结
  本法采用具有消瘿散结、化痰软坚、活血化瘀、通络消肿之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简便、有效、价廉、选用优质敷贴,不脱落、无皮肤过敏、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本法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将中药药物作用,经络理论与针灸疗法融为一体,内病外治、标本兼治、治病求本。治疗甲状腺结节、桥本氏甲状腺炎有效率达95%。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通过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比低频电流更能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靶向作用患部病灶。
  中药硬膏贴治疗是将药物与固体或半固体的粘性基质混合,摊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贴敷于皮肤上的外用剂型。药物可透人皮肤,产生消炎、止痛等疗效,或影响到更深的部位如关节、肌肉、脏器等。中药膏药在医疗上兼有外治及内治的作用。
隔物灸
  隔物灸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痺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平衡失调的阴阳,是人体消除病痛,祛风散寒消炎止痛、舒经活络、活血利窍恢复健康、延缓衰老。对人体的风湿骨病,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呼吸循环泌尿与生殖等系统的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拔火罐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
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以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以及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滨州市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也会不断的吸取现代护理学理论,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的特色,配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进一步开展具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技术,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
  滨州市中医医院 护理部 张立芳
  随着人们对“未病先防”、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视,对医疗护理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滨州市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日常的基础护理之上又添加了“督灸、隔姜灸、耳穴压豆、拔罐、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熏蒸治疗”等20余种中医护理疗法,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病人的认可,既扩大了知名度,又让中医文化得到发扬,中医理念深入人心。祖国医学受到重视,中医护理工作蓬勃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