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在永兴碳素厂区门口张贴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的通知。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 徐良) 23日雾霾笼罩德州,市区能见度极低,德州重污染天气Ⅰ级(红色)应急响应继续。记者了解到,不少涉气排污企业已停止生产,仅保留了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
22日0时起,德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橙色)提升为Ⅰ级(红色),主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幼儿园临时停课,停止除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生产活动。
23日上午,天衢工业园德州欧莱恩永兴碳素有限公司门前,张贴了四张该企业响应应急预案的通知,落款分别为12月13日、12月18日、12月20日和12月22日,厂区路面刚刚洒过水,几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驶出厂区。“生产负荷已经降低,停了两条生产线。”工作人员称,12月22日0时起,公司降低生产负荷,减少6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公司张贴公告,建议职工减少户外活动,要求职工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减少工作时间两小时以上,减少当班工作量四分之一;公司洒水车每天对厂区内外地面洒水4次,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停止可产生大量扬尘的土石方作业。
23日中午,德州东方希望碳素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冷却塔不断散发着热气,高耸的烟囱有气体在排放,不断有工人进出车间。“一个煅烧车间的启动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难以停下来;焙烧车间已经停工,但即使停了也会有热量,目前烟囱里排出的不是烟,是热气。”该公司一工作人员称,保温环节不能停,所以煅烧车间仍需继续开工维持。
23日中午,德州实华化工厂区门口排了不少运输货车,冷却塔仍在工作,不少车间的散热管道里冒着蒸汽,厂区未完全停止运行。
气质爆表污染严重超标
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 刘振) “起床看了眼外面,我以为我昨天睡得晚,眼瞎了呢。”23日一大早,市民发现德州再度深陷雾霾重围,能见度不足100米,气象部门发布了大雾和霾红色预警信号。雾霾锁城气质急转直下,根据环保部门监测,截止到19时,德州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时间达19个小时,PM2.5浓度最高值为983微克/立方米,超标13倍多。
“骑着电动车都骑出了坐飞机的感觉,腾云驾雾啊”、“早上迟到远远碰见领导,心想这下完蛋了,后来一想反正领导也看不到我”……在今天的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空间,德州人都变成了调侃雾霾“段子手”,背后流露出对雾霾天气的无奈。
根据环保部监测数据,23日凌晨1时起,德州空气质量指数(AQI)飙升至500达到了爆表状态,空气质量属于最糟糕的严重污染等级,爆表状态一直延续到23日19时,这种空气环境下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容易提前出现某些疾病,一般人应避免户外活动。“在外面呆了两个小时,感觉空气特别刺鼻子,回到家就觉得嗓子可难受了,又干又疼,一直咳嗽。”家住华腾家园的李女士称。
记者了解到,自23日0时起,德州的空气污染物PM2.5浓度直线飙升,直到23日6时,PM2.5浓度达到了白天里的最高值,为983微克/立方米,比标准数值75微克/立方米超出了13倍多。而另一项空气污染物PM10的浓度甚至高达1338微克/立方米,同样大大超出了标准范围。德州气质排名同样很不理想,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多个时段处于全省垫底位置,德州气质令人忧。
市区闯限行车辆变少了
本报12月23日讯(记者 张磊) 受雾霾天气影响,德州启用Ⅰ级红色预警。按照相关要求,德州中心城区及城乡接合部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22日起,德州交警全员上路,对违反限行车辆进行查处、劝导。23日,记者获悉,与22日相比路面车流量和违反限行车辆均有明显减少。
市民赵先生在天衢路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工作,几乎每天早晨7点都准时出门。“以前上班的时候开车需要20分钟,没想到出门以后路上车这么少了。”赵先生称,早晨一起床,朋友圈里就被大雾和限行的消息刷屏了,考虑到大雾开车不安全,在层层武装以后,赵先生选择骑自行车来上班。
23日上午,记者在天衢路东来顺路口、三八路美食城、东方红路德州大酒店等路口看到,红灯时,除了疏导交通外,民警还对一些尾号为偶数的机动车进劝导和教育。记者粗略测数,在经过的60辆机动车中有19辆为当天被限行的“偶数车”。
23日下午,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单双号限行措施实施后,交警部门全员上路实行不间断、高密度巡逻,并在车流密集路段开启警灯,对车辆进行分流和疏导。在事故多发路段、路口,民警还实行灯控与人控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警灯与提示哨声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不发生交通拥堵和恶性交通事故。
“能不开就尽量不开了呗,上班的时候被交警拦了一次,下班回来又被拦了一次。”在德州大酒店路口,市民崔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下午也会选择坐公交车出门,“下午再碰见都不好意思说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