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不泄题应是牢不可破的底线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各部门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底线,公平就是教育的底线,一旦底线失守,就像大厦被毁了地基。防止考试泄题,教育部门应比公安部门有更大作为,如果至今都不能从制度上杜绝内部泄题的可能,其他的改革和创新也将大打折扣。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有媒体称,近日陆续接到不同来信爆料,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初试出现漏题的迹象。12月27日晚间,教育部公开表示,收到了相关举报,已经报请公安机关调查,将严厉打击国家教育考试刑事犯罪。
网上爆料大多是微博、微信截图,显示有英语考题的翻译、完形填空、重点单词等答案和提示信息,还有网友表示,涉及漏题的科目还有政治以及综合管理。很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看到这些爆料和传言,愤怒和失望的心情难以言表。有人说,一年辛苦读书不及别人背题几分钟。如果此事属实,当然应该予以严惩。严肃考场纪律,杜绝舞弊行为,不仅事关考试公平,也关系到全社会的机会公平。一场考试出现泄题舞弊行为,很多考生的受教育权利就会受到损害,甚至人生道路都要为之改向。这些年的高考、研究生招考不断出现舞弊事件,严重消解了社会的公平和诚信,一些人遇到考试就想施“场外功夫”,否则就担心被别人“暗算”。
今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列入刑事犯罪,明确相关考试作弊行为将被追究刑责,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2016年的研究生考试被考生称为“史上最严”。尽管如此,考试刚结束爆出了作弊的传闻。由此也能看出,不管法律有多严,依法处理也只是事后追责,而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却有很多是无可挽回的。所以,教育部在报请公安机关调查的同时,还应认真梳理制度漏洞,完善监管,确保以后可以防患于未然。
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是第一次出现泄题事件,2012年的泄题事件就曾引起舆论的震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在全国两会上要求主管部门向全体考生道歉,彻查泄题事件的根源,查一查是否有内部人员存在犯罪行为。不知道这个要求当初是否受到了主管部门的重视,但是今天看来确实是亡羊补牢的警钟。
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的塔尖,也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公众对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有许多期待,希望主管部门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目前培养模式的单一、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陈旧的缺陷。这些固然都是主管部门施展作为的重要方向,但是积极作为的同时还应先确保底线牢不可破。各部门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底线,正如廉洁是从政的底线、诚信是经商的底线,公平就是教育的底线,一旦底线失守,就像大厦被毁了地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考试作弊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趋势,当然这些都以能事先窃取考题为前提,所以说,防止考试泄题,教育部门应比公安部门有更大作为,如果教育部门至今都不能从制度上杜绝内部泄题的可能,其他的改革和创新也将大打折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