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求医记
□费燕美国纽约州奥伯尼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2015年12月,明星李冰冰晒了一条在澳大利亚治病的微博。随后,李冰冰被曝高烧不退,外国医生束手无策,被紧急运回北京救治才得以康复。此事引起网友热议,关于中西方医疗技术和医疗制度利弊的讨论也一直热度不减。本期生命周刊特邀定居美国的费燕女士,从自身经历谈一下对美国及加拿大医疗制度的感受。
最近,我们一家子都在约医生,把该治的病赶在年底之前治好,该配的药赶在年底之前配好。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明年医保方案要改了,看病拿药的费用会高出许多。
很多国人以为美国的社会福利好,医疗免费,这其实是个误会。在美国,医疗保险是需要花钱买的。有全职工作的人,公司会帮员工及其家属购买医疗保险。明年美国换了新的医保方案。我们选的方案,公司支付19336美金,个人支付1287美金,每次看病和拿药,都个人支付全额费用,直到一个家庭当年的医疗费用达到6850美金,之后的费用全免。6850美金,对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美国的医院和诊所开出的医疗费用,可以说是天价。仅仅跟医生谈上几句,都要近一百美金的诊疗费。如果做点化验、检查,费用就高达两三百美金。处方药也是非常贵的,一支普通的治疗皮肤病的软膏,比如达克宁、皮炎平之类,都价值一百美金。如果没有医保,病都是看不起的。
美国也有没工作、买不起医疗保险的贫民,他们可以领取救济金,医疗也有补助。当然,正常人都不愿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下面说说福利好的国家。加拿大的医疗对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是免费的(国际学生或者陪读、探亲人员,还是需要自费购买医保,而且是强制性的)。不过,免费的只是基本的医疗项目,牙医保险和药品保险可以选择性购买,买了保险的人看牙医和拿药就只要自付一小部分钱。加拿大人拿着一张健康卡,就可以刷遍所有诊所和医院,听起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免费是有代价的。实际上,每个加拿大人说起看医生,都有一肚子的血和泪。加拿大的医护人员水平之差,工作效率之慢,是有目共睹的。加拿大民众一直在呼吁医疗改革。笔者来美国前,曾在加拿大生活了八年,也是深受其苦。
加拿大的医生见病人,通常是半小时一个。这直接导致了在加拿大看病难,通常约家庭医生要等一星期,约专科医生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经常是见到医生时,病已经自己好了。如果突发急病,可以去看急诊,一般需要在急诊室等候五个小时以上。我们迫不得已去看急诊时,都会带着电脑,带着食物和水,带着衣服玩具,准备长期作战。
众所周知,医护工作是一个需要临床经验的职业,缺乏经验的医生,误诊的几率是很高的。我生孩子时,在医院输液,输入催产素和生理盐水,需要进行静脉穿刺。那个看起来很有经验的助产士居然扎了五回,我还必须咬牙忍住,因为我呼痛会让她更紧张。我儿子出生一星期后,因为黄疸高需要验血,抽血的护士是用刀片割破他的脚趾往外挤血,等血凝住挤不出来了,再割一刀。我儿子大哭了半小时,挨了三刀,才挤够需要的血量。据说在加拿大给婴儿抽血都是用这种方法。
据我所知,外科缝合技术也差。在我居住的城市里,全市只有一家可以生孩子的医院,手术后缝合通常都让实习生做。我认识的人当中,剖腹产以后刀口发炎的几率是百分之百,原因就在于缝合技术太差。
公费医疗还有另一个弊端,就是医生一般能不治,就不给病人治病。我的家庭医生曾经告诉我,政府会定期检查医生的诊疗记录,限制医生给病人治疗,以缩减政府的开支。所以经常是历尽艰辛,终于见到医生,对方却只是笑眯眯地告诉你,你很健康,没有问题,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后来,我每次见医生都习惯性地夸大病情,否则不会得到治疗。
在加拿大如果不搬家,基本上很难更换家庭医生和儿科大夫。如果医生知道你在本地已有家庭医生,一般不会再接受你做他的病人,因为这种行为他们视为“戗行”。所以就算对医生不满意,也只能忍着。
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我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回国都要购买大量的常用药带出国,自己备用,也帮朋友捎一些。有一次光是板蓝根冲剂就带了十斤。自己开始翻医书,学习医疗和保健常识,家里常备刮痧板和拔罐器。尽量不去医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