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不出去的红包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博兴 王舰三

  看了贵报刊登在10月13日,访“山东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病专家胡蕾教授”的文章,不禁使我想起了三年前我在该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时的一幕幕往事。
  当时,我抑郁病复发,从滨州博兴赶来就诊,胡蕾主任医师担任主治。那个时候,听说看病送“红包”是家常便饭,老伴趁没人时偷偷地将一千元塞到胡主任手里,“大娘,您千万别乱想些这个”,胡主任把红包塞还给老伴。
  “胡主任是大医生,难道她嫌钱少?一定要送下。”老伴随即就产生了再追加一千元的新点子。隔了一天,查过病房,老伴又把胡主任“骗”到了病房,摸出厚厚的两千元塞进了她的手里,胡主任把钱放在桌子上说,“大娘,今后不准再往这上头想!”
  我的病在胡主任的调理下大有起色。“马上要康复出院了,胡主任这么好,咱不能忘了人家……”老伴仍然忘不掉送红包的事。“咱给胡主任送粗布床单”,这次老伴改变了战略,趁着胡主任自个儿在办公室,她把床单送了进去,并坚决地说:“胡主任,你不收下这土特产,就是看不起俺老百姓。”
  过了几分钟,胡主任手托床单,笑盈盈地走了进来,接下来就是我们三个人的“唇枪舌剑“,最后,按当地市场价,胡主任给我们交上100元货款,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床单。
  这就是三送红包的故事,最后落了个都满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