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蜗居”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夏跟老伴正在租住的房子外面摊饼,老两口从早上7点一直摊到下午3点,然后出摊卖饼。60岁的老夏跟老伴四年前从老家滕州来到济南,因为三个儿女都在济南,所以他们就在靠近女儿的后龙租住下来。为了给小儿子攒钱买房,老两口在后龙村口卖滕州菜煎饼,每天上午早起买菜、摊饼,下午出摊,一直忙到深夜。
  今年50岁的老伍,老家是河南信阳,他和老伴2003年就在这里卖早点,在村里租的房子也住了12年。10平米的房子,窗户都没有,大冷的天也要开着门,透透气。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小沙发,这几乎就是全部家当。老伍的老伴一听说要拍照,连忙转身收拾被褥,屋里虽小,但是干净得让人觉得舒服。
  中午12点半,老伍趁着人多,多做了几个汉堡,他跟老伴错开时间,老伴在家睡会儿觉,下午再来替他。老伍说,他和老伴弄了两个摊,早晨他去白马山附近卖饼,老伴就在村里卖,上午10点多钟,他就回到村里替替媳妇。
  1991年出生的韦敬来自济宁汶上,她和丈夫去年结婚后来到济南打拼,住进了后龙窝庄,这个十多平米的房子也算是他们的婚房了。每个月350块钱的租金,厨房和卫生间都挤在阳台上。丈夫白天在快递上班,韦敬就坐在家里的电脑旁找工作,她希望找份稳定的工作,能解决一部分生活开支。
  韦敬在狭小的厨房里刷碗,她身后的门内就是卫生间。
  90后刘翠霞在后龙窝庄的一家酒店打工,一年前她从老家德州来到这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后龙蜿蜒的小胡同认清。她打工的酒店老板是后龙当地人,同时也是一幢5层楼的房东。老板将一间十几平的小屋免费给翠霞住,省了她一大笔开销。
  后龙不少楼还在装修、加盖,翠霞从酒店往住处走的路上,经过一片施工的工地。
     12月中旬,一纸“后龙窝庄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及生活保障地块规划方案公示”在后龙窝庄显眼位置贴出来后,让这个拥有外来租住人口高达3万余人、号称济南最大“蚁族”区的城中村,一时难以平静。
  蜘蛛网般的电线在小胡同上空错综盘绕,密密麻麻的小门店热火朝天地做着买卖,层层叠叠的租房信息贴满了墙壁、电线杆,加盖的楼房高矮不一,走几步两楼之间就会“一线天”。这就是后龙窝庄给人的第一印象。
  什么时候改造?怎么改?改哪里?这些成为500多户村民们关心的问题。然而,同样关心此事的,还有“蜗居”在此的外来租户们。在位于后龙村委旁边的七贤派出所里,一摞摞的暂住证等待着租户前来领取,甚是壮观。这些租户们有外来务工者,有附近大学生,也有在高新区、历下区等地的上班一族,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这里,最主要的是认为这里房租便宜。这里每间房租每月在100元-500元不等,虽然只有十几平米甚至更小,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另外,后龙窝庄位于济微路南段,公交车非常方便,再加上这里消费水平低,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的、长约十几公里的“济大夜市”,也是吸引外来租户的重要因素。
  在很多人眼里,这里是脏乱差的象征。但是在这些租户们的眼中,这是他们最初打拼时的避风港,是奋斗的起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