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个新改扩建项目上马
校舍开工面积创历年最高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月28日,扩建中的二中新校区。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12月28日讯(记者 王明婧 通讯员 王培培) 为改善就学环境,缓解大班额难题,近年来德州市加大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力度。今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80所,改造薄弱学校100所,全市建设省级标准化幼儿园70所。全市下达的建设任务50万平方米,目前已远超任务数,校舍开工面积创历年最高。
  “每天送孩子,溅得浑身都是泥,希望能赶紧搬到新学校去。”家住五里庄的李女士说,她的孩子现就读于五里庄小学。因周围工厂扩建,为了缓解扬尘,每天都有洒水车洒水,上学的路上泥泞不堪。随着五里庄小学即将拆迁,学生将挪到新建的运河小学上学。
  据了解,运河小学能容纳1080名学生,惠及东八里、代官屯、五里庄等村庄,以及熙城易居、东风嘉园等住宅小区。目前,学校已经办完相关许可证,正在进行基础垫层施工,计划明年八月份完工。
  涉及中心城区建设项目的主要包括13所学校,分别为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德州二中扩建改造、实验中学综合楼、德州高级师范学校,德城区明诚学校、第四实验小学、实验小学和五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弘德中学、高铁小学、袁桥镇中心小学和袁桥中学改造,运河经济开发区的芦庄小学和运河小学等。
  目前,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特殊工种楼主体已经完工,综合楼施工正在招标;德城区新建的明诚学校和第四实验小学正在建设主体,计划明年八月份完工,五中实验教学楼进行桩基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弘德中学和高铁小学还未开工;运河经济开发区芦庄小学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运河小学正在浇筑混凝土。截至12月20日,全市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开工912个,改造薄弱学校120所,全年已开工面积129.5万平方米,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已开工115所。同时,夏津双语学校、乐陵致远学校、庆云渤海学校等一批优质的民办学校投入使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缓解大班额难题。
完善学校布局 建成地标建筑
  本报12月28日讯(记者 王明婧 通讯员 王培培) 为加快全市学校建设进度,抓住国家和省大力加强学校建设的政策机遇,德州市抓住“地、人、钱”等关键环节,特事特办,采取饱和式投入的方式,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强力推进学校建设。据悉,学校建设作为市县政府“一把手”工程。
  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总指挥的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指挥部,陈飞市长主持召开2次专题会、1次市政府常务会、2次全市学校建设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大班额工作,启动实施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作。
  在会上,陈飞强调德州市将加强学校建设的紧迫意识,抓住资金这一核心问题,利用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政策,利用2-3年的时间进行“饱和式”投入,彻底改变德州办学条件落后的现状。科学制定规划,将全市中小学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统一,结合“全面改薄”规划的中期调整和解决大班额规划的制定,重新调整和完善县域中小学的布局规划,重新设计校园和学校建设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几十年不落后,把学校建设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按照会议要求,德州市各市、县成立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研究梳理项目,形成整体落实方案,统筹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实施和监管等各项工作。同时,加强督导考核,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专项贷款规范运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