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绿色评价”
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定期公布
2015年1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28日讯(记者 王明婧 通讯员 王培培) 12月28日,记者了解到,今年四月份起,德州市成立了基础教育改革推进机构,随后编制出台《德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15个配套文件,按照方案的规划全面启动改革,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招生方式、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
  在学校管理中,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确定乐陵市作为试点市。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班主任津贴、职称评聘等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机制,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实施“美丽校园”创建工程,重点打造了26所样板学校。
  课程改革方面,加强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的相互衔接,在乐陵市、齐河县、运河经济开发区启动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基地建设。落实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课时,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纳入教师教学计划,并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自主选课学习日,高中丰富选修课。
  教学方法方面,将针对学生差异,推行分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堂学习任务和课外作业,减轻课业负担。2015年起,小学低年级试点实施“零作业”,2017年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同时,体育也探索分层教学,以校园足球为引领,重点打造足球特色学校。
  构建教育评价体系,开展中小学“绿色评价”,完善包括学业水平、学习动力、课业负担、班额标准化、师生关系等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从2016年起,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为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成立了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市教学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推进中考制度改革,增加初中与高中衔接板块。探索课程体系建设、学段学科教研衔接、普职兼容互通、研究高考规律,迎接新高考,让全市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抽样测试
  11月2日,2015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样调查在德州十中进行,被抽样学生进行50米折返跑测试项目。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素质教育 取得新成果
  本报12月28日讯(记者 王明婧 通讯员 王培培) 在今年的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组艺术表演节目现场展演中,齐河一中民乐团作为全市代表队,演奏的《笳鼓咚》取得骄人的成绩。近年来,德州市教育局开展一系列活动,出台指导德育、体育、美育发展的文件,推进全市素质教育发展。
  今年以来,德州市加快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德州市第一中学、陵城区第五中学等14处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新湖南路小学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多部门联合举办国学小名仕经典诵读活动。以文明城市复审为契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等活动。以“六五”普法宣传活动、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各地各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乐陵市依托“枣乡红韵”红色文化体验区,建设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获批山东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首批抗战类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等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