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街社区开办了太极养生俱乐部。
本报记者 许建立 摄
◤居民们收到《解放路大社区》。
本报记者 许建立 摄
本报讯(记者 许建立 通讯员 刘鹏) 社区文化队伍是社区的精神风貌的体现。为此解放路街道积极鼓励各年龄段文体爱好者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按照表现形式、文体门类、活动地点等不同,培育组建了23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队伍,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同时2014年街道着力对历山路社区和青龙街社区进行改扩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分别增至1600平方米和900平方米,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保证居民学习有场所,文化休闲活动有阵地。
为了让更多驻地单位和群众了解街道,解放路街道与齐鲁晚报合作精心创办了《解放路大社区》,如今已经出版30余期,实现了办百姓的报纸,讲百姓的故事,文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升级,探索建立了居民投稿、党员编辑、社区发行的出版链条。同时根据居民需求和社区实际,调整更新报纸内容,深入宣传居民身边事、感人事,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普及科学健康知识。
社区科普大学是居民再学习的重要载体。利用科普大学平台,各社区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开设《老年心理健康》、《家庭护理》、《儿童保健》、《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举办法律专场讲座和报告会。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让居民就近就能接受教育培训,集中学习先进人物、典型经验的视频课件,增强文化教育的便利性和实效性。
此外,街道在辖区内积极倡树志愿文化,大力开展群众公益活动,鼓励居民发扬志愿者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文化。利用“心理阳光驿站”、“爱心小屋”、“真情走进老年人”助老团等载体,引导党员、居民主动参与到维护文明交通、关爱空巢老人、低碳环保等公共文明行动中。目前已组建志愿者队伍20支,总计410人,志愿文化在社区已蔚然成风。依托辖区文化广场,借助平时节假日,开展各项主题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东舍坊高跷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留、传承了宝贵的民间文化。推行文化区域共建,联合辖区省直机关、企业商户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了5场消夏晚会,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感召力和认同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