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孩子们插上希望的翅膀
郓城县双桥镇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文艺活动举行
2015年12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爱心书屋里一起读书。
  
    本报郓城讯(记者 崔如坤) 一个个精彩舞蹈节目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一本本爱心图书让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一个个爱心书包让孩子们心里美美的……12月26日,“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文艺活动在郓城县双桥镇唐庄童之梦幼儿园举办,当地爱心组织联合爱心单位捐建了爱心书屋、捐赠了爱心书包和手套,现场文艺演出更是把活动推向高潮。
  据了解,郓城县双桥镇唐庄村是一个几千口人的大庄,但先前村里没有上档次有规模统一规划的幼儿园,而且周围也没有一家像样的幼儿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身为党员村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宋洪玉决定建一处正规化的幼儿园。
  2013年7月,宋洪玉贷款120万,建造了现代化的幼儿园——唐庄童之梦幼儿园,由开园时的一个学期7名学生3位幼儿教师,两年时间发展到现在10多名教职员工、200余名学生,如今幼儿园还配备了正规的校车接送孩子们。
  为了把幼儿园办好,给学生们好的教育,宋洪玉把自己多年来经营砂石料的周转资金抽出来,把妻子常年经营的超市卖掉,都投到了幼儿园。有人劝他,减一下孩子的伙食,多收些学费,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儿童该收费就收费,不然你啥时候还上贷款?宋洪玉却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不能给子孙落骂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宋洪玉的精神感化着这一代的老百姓,不时地有村民送来自己种的蔬菜水果补助幼儿园。12月26日,由郓城县国税局、郓城县文化执法局、郓城县志愿者协会、双桥镇政府等主办的“童年的梦 感恩的心”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文艺活动也在该幼儿园举办。
  当天,郓城志愿者协会联合爱心单位送去了精神食粮,为幼儿园捐建了爱心书屋;郓城县国税局给孩子们送去了爱心书包和文具;侯集乡的爱心人士赵伟为孩子们送去了防寒手套和衣物;郓城县电视台主持人闫红义务主持此次活动……
  “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文明改变不了贫困差异,但知识却能改变命运。据悉,郓城志愿者协会自2012年发起在贫困乡村的小学、幼儿园建立“爱心书屋”,目前,郓城志愿者协会已在黄集乡郭庄村学前班、郭屯镇林集村林集小学、郭屯镇郭庄村郭庄小学、双桥镇唐庄童之梦幼儿园建立了四所“爱心书屋”。今后,郓城志愿者协会爱心行动还会继续发酵,将陆续建成百所爱心书屋。
  爱心正能量驱散了雾霾和严寒,冬日的暖阳洒在留守儿童身上,让孩子们一个个沐浴在温暖下,爱和奉献为留守儿童插上希望的翅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