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慢下来”的生活
莱芜公共自行车总骑行量达到360000辆次
2015年12月3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市民正在体验骑行公共自行车 资料图
本报12月30日讯(记者 陈静) 入冬以来,随着雾霾天的增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是节能减排的好方法。从2015年下半年起,在莱城区的主要干道人行横道上就有工人在施工,拉线、打桩,一直到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到位,公共自行车才露出庐山真面目,绿色的车桩、白色的自行车在街头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先生的2015年和运动有关,他更加注重有氧运动,在他看来曾经淘汰的自行车,现在占据着他大半个生活,现在他很享受“慢下来”的生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出行主要靠两条腿,“自行车”可是个奢华、耀眼的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逐渐被电动自行车、汽车所代替。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共交通成为主流出行方式,自行车华丽转身热度不减当年。在李先生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他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哥哥替换下来的金鹿牌自行车,价格在300元左右,那个年代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件很拉风的事。上世纪90年代末,李先生出行使用上了现代化工具,他把自行车换成了靠油发动的摩托车,而陪伴他多年的自行车成为了历史,“我先是骑上了摩托车,后来又换了小汽车,在我的印象中,一年里骑自行车的次数不超过2次。”
李先生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项目是2015年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从莱芜市两会开完他就很关注,“到潍坊玩的时候,就看街头一辆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很羡慕,那时候就盼望着莱芜也能有。”8月28日,公共自行车上线使用的第一天,李先生就办理了借车卡。现在,骑车上下班成为李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也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小区门口就有自行车站点,15分钟就能到单位,我还在单位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很多同事也办了借车卡,到了没自行车或是没车位的时候,拨打服务中心的电话,一会就有工作人员来调度,特别方便。”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非常享受“慢”下来的生活,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城市公共交通的行列中来。
城市便民公共自行车项目是莱芜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考察学习和发改委评审论证,经市政府审批,最终确定该项目采用BT模式,由政府主导,市财政投资,专业公司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设置50个服务站点,安装50套控制柜、1600套锁车器和100套视频监控系统,投放1500辆公共自行车,建设信息服务系统等,投资总额为938.78万元(包括建设费用777.33万元和一年期运营经费161.45万元)。城市便民公共自行车项目于6月12日完成招投标工作,6月25日开始施工。为使市民尽早骑上公共自行车,莱芜市城市管理局全力推进工程建设,8月26日即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8月28日开始发放公共自行车诚信借车卡并正式投入运营,比原计划的运营时间提前了2个月。
据了解,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24小时运行模式,市民凭借车卡可以在任意站点、任何时间进行借车或者还车,市民借车1小时内或循环借用自行车每次不超过1小时可享受免费借车,市民通过公共自行车出行基本不用支付费用。超过1小时将适当收费,以促使市民及时还车,保证公共自行车得到高效利用。服务站点选址也以尽可能方便广大市民换乘自行车为目的,通过征求民意,实地测量,结合居民小区、公交车站、学校、医院等人流聚集区合理布设,做到系统化、网络化。
莱芜市城市便民公共自行车系统自2015年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办卡量持续上升。截止到12月10日,公共自行车诚信借车卡办理总量达到12000张,总骑行量达到360000辆次,日均骑行量为3500辆次,最高单日骑行量为5426辆次,每辆自行车日均使用3次。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车健康出行,公共自行车得到了市民的青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