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购差评招来夜半惊魂
消费者频受骚扰谁来监管,业内认为评价体系需完善
2016年01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最近市民崔先生因为骚扰电话烦闷不已。过去的一周,几乎每到深夜12点多就会遭遇夜半惊魂,家里的座机和手机都会响个不停。这些电话究竟是谁打来的呢?崔先生想起了一个多月前在淘宝网的一次购物经历,他认为,骚扰电话就源于这次购物后给的一个“差评”。

  本报记者 时培磊             

退货起纠纷  一气之下给差评
  崔先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家里孩子一岁零三个月,一个多月前,崔先生想给孩子买个帽子,就在淘宝一家店铺买了顶儿童帽,20.7元钱,店家标注适用范围是0至3岁的孩子。
  到货后,崔先生发现帽子太小,“根本没法戴,想把帽子退了”。于是他便联系了卖家,而卖家回复可以退货,但是运费要由崔先生支付。“这属于他们产品有问题,为什么要我付运费呢?”崔先生认为店家应该出运费。双方产生分歧,货物一直没有退成,崔先生因此给了卖家一个差评。
  “店铺后来通过电话、软件多次联系我,让我把差评给改了。”崔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对方一直未答应支付运费,他便没有更改评价。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然而一个月后,大约在一周前,崔先生家里的固话和他的手机不断有陌生号码来电。“接通了就挂断,也不说话,开始以为谁无聊恶作剧呢。”后来几天,每到深夜12点多,崔先生家里的电话和手机便开始响。“一晚上打六七个,号码不一样,都是广东的。”

遇到卖家骚扰 要想处理不容易
  “平时也没得罪谁,肯定是差评惹的事。”崔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固定电话连朋友都不知道,为了收货只在淘宝登记了。”并且,崔先生网上购物只给过这一个差评。
  目前,崔先生晚上只得拔了家里固话的电话线,他把问题反映给了淘宝客服,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现在还得想办法让店主承认是他打的骚扰电话,客服那边才给处理。”
  记者搜索发现,类似崔先生这样给了差评而遭报复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因为差评引发的恶性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有些消费者给出差评后,手机号变成了“一夜情”专线,有的则一天收到八千多条短信,还有买家收到冥币、大便包裹等等。
  一些卖家因为差评而进行报复,甚至突破了法律的底线。2015年,广州大学城“6.29女尸案”告破,犯罪嫌疑人唐某与受害女孩素不相识,女孩却被唐某残忍地勒颈致死。而唐某犯罪动机竟然是自家网店被退货,并被给了差评,心生不忿杀人。

个人素质要提高 评价体系也需完善
  “其实很简单,有了差评,店铺的生意就受影响。”说起店铺为何这么在意“差评”,淘宝店主魏女士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衡量是否购买产品时会把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尤其是在同类店铺很多,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差评多了,谁还愿意买你的东西。”
  况且,“差评影响店铺搜索排名,你店铺靠后了销量也就受影响了。”魏女士告诉记者,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利益驱使。“你给差评等于砸了他的饭碗。”于是,不少网店开始雇人刷信誉、好评,同时也出现了“职业差评师”。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网络购物时个人信息难免会透露给店主。给了差评,“如果想报复你很容易,主要看店主的素质了。”而类似骚扰电话这样的事件,消费者很难为此讨个说法,目前,针对骚扰电话,淘宝客服设置了恶意骚扰投诉,但证据收集仍很困难,消费者的精力也有限。
  针对目前出现的这些情况,淘宝店主魏女士认为,“卖家素质有问题,这个评价体系也需要完善和改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