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没了6.66万亿,暂停就完了?
证监会深夜发文称熔断助跌股市,会总结经验教训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日上午10点,济南一证券营业厅停止营业。  本报记者 周青先 实习生 张熠辰 摄
     本报讯 7日上午,沪深两市大幅低开,随后快速下挫,触发熔断机制后结束交易。
  7日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触发第一档熔断线,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9点57分恢复交易后两市加速下行,沪深300指数跌幅迅速扩大至7%并触发第二档熔断线,A股提前结束交易,全天交易时间仅15分钟;A股在四个交易日内,两天触发熔断机制。 
  据同花顺数据,2015年12月31日A股总市值为52.92万亿,目前的市值为46.27万亿。自实施熔断机制以来,共有155分钟的交易时间,在这期间,A股总计损失了至少6.66万亿元的市值。平均下来,这155分钟每个投资者亏损的数额为10.53万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7日晚间宣布,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此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他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邓舸说,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