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股灾里看不透的问题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6新年伊始,股民满心期待的“开门红”变成了一片“绿油油”,155分钟的交易时间,股市市值蒸发6.66万亿。面对股灾,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政府还能拿出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满心向往的“慢牛”?

暂停的熔断 会不会取消?
  “我的建议就是取消熔断机制好了。”他说,本来A股市场上个股都有10%的涨跌幅限制,再添5%、7%的熔断没有必要。
  一名资深私募经理告诉记者,我国的熔断机制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是熔断机制不能照抄照搬。原因很简单,国外股票市场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投资者80%是机构,更具理性,而且个股没有10%的涨跌限制,我国正好和国外相反,股票发展才20多年,但是80%的投资者是中小散户。“这就像小学生在做大学生的题目,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任何制度的实施都要符合国情,不然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推出熔断机制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实施后效果超乎想象。第一次熔断时,我们期望着还会有向上熔断的实验,没想到仅隔了两天又这样,而且时间还大大提前了。
  “如果熔断成为常态,我的建议就是取消熔断机制好了。”他说,本来A股市场上个股都有10%的涨跌幅限制,再添5%、7%的熔断没有必要,否则市场没有了流动性,失去了价值发现的功能,交易市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整体来看,即便个别股票跌停了,其他股票仍旧可以交易,进退通道仍在,交易量还在,现在可好,一刀切,一棍子砸死,大盘一点交易量也没有,死气沉沉。”

减持新规 为何延迟发布?
  “证监会为什么要延迟到7日才发布新的减持规定,而且是在又一次的熔断之后。”职业投资者扬涛认为。
  证监会7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等各种情形。由于此前公告未对上述问题进行明确,因此引发市场恐慌和担忧。 
  “证监会为什么要延迟到7日才发布新的减持规定,而且是在又一次的熔断之后。到上午的时候,甚至连新规的文件都没有在证监会网站披露,而只是在微博上先发布的一个说明。”职业投资者扬涛认为,是监管者不作为的结果。
  扬韬在微博上说,熔断新规的实施,同样是不作为的结果。“股市的波动,已经不取决于股票的价值和基本面,而完全由政策波动带来,这些波动本来可以避免的。”
  还不到一周,股市跌幅已经超过10%,这种惨烈的下跌带来的危害甚至远超过去年7-8月间的股灾。“那次救市就没有章法,救市规则不公开,也不透明。到了今天开盘,救市的机构根本没准备好,股市第一次熔断后15分钟,竟然没有反应过来,等复牌后杀进中国平安和招行,为时已晚。”

国家队 会不会出手?
  在入市提振暴跌的股市之际,政府面对的是天价估值。A股股票的市盈率中值仍在65倍左右,比美国的19倍高出两倍还多。
  自股市2016年开市以来,频频暴跌。而关于“国家队”出手的传言满天飞。
  如果当前的股市动荡继续下去,中国“国家队”可能在2016年卷土重来。IG市场策略师伯纳德表示,中国政府无疑更加关注经济增长,但当局仍可能通过“国家队”再次干预股市,政府若真的出手救市,结局可能非常糟糕。
  在入市提振暴跌的股市之际,中国政府面对的是天价估值。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周一股市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后,政府资金周二进场买入A股股票。即使经过周一的下跌,A股股票的市盈率中值仍在65倍左右,比美国的19倍高出两倍还多。虽然去年夏季中国股市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头条新闻,但到2015年收官之际,2014年上涨53%的上证综指仍上涨了近10%。
  中国以救火模式开启了2016年,“国家队”火速入场救市,然而昂贵的A股让这场救市可谓是难上加难。
  “虽然政府愿意支持股市,但政府应该已经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一名高级投资经理表示。“中国股市去年的表现在全球名列前茅,投资者可能只是想把内地市场拉到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的水平,而其他地区的表现要弱得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