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难民“消化不良”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刚刚过去的“巴黎9·11”到德国此次骇人听闻的集体性骚扰事件,欧洲近期一直被难民问题所困扰。的确,一片富庶、安宁的地区,突然闯进来一批语言、风俗、信仰都不同的难民,中间还可能影影绰绰夹杂着恐怖分子,的确够让本地人闹心的。不过,难民问题让欧洲如此闹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欧洲自身有“病”。

  难民本来是财富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大批走投无路难民的涌入,对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可以演变成一笔财富。上世纪六十年代,古巴向美国报复性地倾泻了几次“垃圾人口”,反而造就了迈阿密这个全美第四大城市。至于欧洲,尤其是德国,更是在历史上尝尽了“难民潮”的甜头。17世纪三十年战争过后,如果没有成批涌入的东欧人和犹太人填补人口空缺,德国后来的崛起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默克尔显然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拍板决定放难民进来。听听她2016年对全德民众发表的新年贺词,话里话外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困难是暂时的,收益是长远的。”
  默克尔这一派虽然思路对头,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德国引进中东外来移民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期的西德就开始从土耳其大规模引入劳工。按说经过40年的磨合,德国对怎样消化外来移民已经驾轻就熟并开始分享“红利”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随着近些年来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德国越来越吃不消,以至于此轮难民潮尤其是最新发生的集体性骚扰事件,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为何丧失了对外来人口的“消化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恐怕要听听默克尔政策的反对者们怎么说,此次事件爆发后,不少人指责德国政府“没有教会外来者怎么像德国人一样生活”。
“入乡随俗”未过时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至少德国本来是最热衷于教外来者“怎样像个德国人”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有句名言:“德意志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要在课桌上赢回来。”整个19世纪,德国的文化认同教育都伴随着国家统一的进程而不断推进。正是这种教育,把德国从一个由上百个邦国组成的松散联盟,打造成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虽然这种教育的过度化应该为德国后来走上法西斯道路承担一定责任,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认同,德国那种遍布整个国家的分工协作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在二战结束后,由于对法西斯主义的惧怕,德国甚至整个西欧都矫枉过正地把“文化认同”教育丢掉了。政府和舆论不再要求外来者学着“像某国人”,反而主动在经济上给予他们补贴,甚至贴钱帮助他们修建自己的文化、宗教场所。这种“多元化”的梦想虽然听起来很美,但由于外来移民通过“多元化”不断强化自己身上的特殊标签,让他们更加倾向于脱离主流社会而抱团取暖,最终成为了欧洲自己消化不了的“异质文明”。
  东方人讲“入乡随俗”,西方人说“到罗马,就要像个罗马人”,在保障足够尊重的前提下帮助外来者积极融入当地社会,这不仅是东西方自古以来就认同的公理,也是一个社会能够安全运行的必备前提。欧洲今天遇到的困局,证明了这条古老的道理并未过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