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意大利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把握儿童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